二是加大对民航等行业企业纾困发展的支持力度。暂停航空企业分支机构预缴增值税,退还航空运输业企业留抵税额,对国内客运航班实施阶段性财政补贴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民航业安全稳定和纾困发展。对其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是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安排约50亿元,择优支持全国性重点枢纽城市,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安排63.6亿元资金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安排约50亿元资金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四是加大对降低市场主体运营成本的支持力度。今年国务院已经明确,鼓励各地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按规定减免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欧文汉表示,财政部已部署各地细化完善本地区税收减免政策,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推动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
“这些举措精准、务实、及时,政策力度和节奏超预期,稳经济的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认为,提升财政政策效能,须统筹好财政资源,及时纾解预算执行和政策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阻滞。“接下来,相关部门要关注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尽可能减少政策时滞。”
强化保障、压实责任,兜牢“底线”保民生
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1546.8亿元已全部下达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关注民生。此次一揽子政策中,明确要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支持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据介绍,目前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1546.8亿元已全部下达,当物价涨幅达到规定条件时,将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当前,部分地区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问题备受关注。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表示,为落实“三保”硬任务,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约1.5万亿元,具备条件的5月底前已全部下达。目前地方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基层“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财政部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支出重点,首先保障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并将疫苗接种、患者救治、防疫物资及必要生活物资保供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保障。
欧文汉表示,目前财政部门充分运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保障民生补助资金精准直达受益对象。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直达资金监控管理,严格执行台账制度,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实现资金下达和监控同步“一竿子插到底”,防止资金挤占挪用,确保资金精准用于基本民生。(记者 曲哲涵)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8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