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 > 理财

喜马拉雅:持续巨亏难赌未来

常驻编辑 理财 2022-06-15 喜马拉雅   在线   开支   活跃   音频   收入   未来   业务   内容   用户   公司
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2019-2021年,公司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8230万人、1.02亿人、1.16亿人,同比分别增长50.18%、24.18%、13.11%。很明显,自2020年,喜马拉雅就已经出现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增速下降的问题,结合销售与营销开支费用的增长可知,公司移动端新增用户的开发难度日益增大,获客成本越来越高。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订阅用户变现能力弱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收入结构角度看,喜马拉雅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订阅、广告、直播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2019-2021年,订购业务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7.21%、49.24%、51.08%;广告业务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84%、26.29%、25.40%;直播业务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91%、17.60%、17.10%;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03%、6.86%、6.42%。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直播业务与其他创新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订阅业务和广告业务的收入占比则是稳步爬升。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喜马拉雅的广告业务是基于活跃用户的数量而产生的,订阅业务则是其吸引活跃用户数量能力的最直接表现,因此订阅业务是公司的根基。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喜马拉雅订阅业务又进一步细分为会员订阅和付费点播收听服务。2019-2021年,公司会员订阅业务收入分别为5.93亿元、12.31亿元、19.34亿元,付费点播收听业务收入分别为6.80亿元、7.76亿元、10.58亿元。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公司订阅业务收入稳定增长,但其订阅用户的变现能力并不强。根据招股说明书,普通会员套餐定价通常为1个月25元或者1年268元,儿童版会员套餐的定价为1个月25元或者1年198元,大部分联合会员定价介于1年198元至233元。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实际上,2019-2021年,喜马拉雅会员订阅业务月平均付费用户收入仅分别为11.60元、10.80元、11.20元,不足其标准定价金额的50%。而且,喜马拉雅会员订阅业务月平均付费用户收入还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据灼识咨询信息,2021年,在线音频行业订阅的移动端与平均每个付费用户收入为22.50元,由此可见,喜马拉雅订阅用户的变现能力并不算强。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同期,喜马拉雅付费点播收听业务的月平均付费用户收入分别为46.30元、58.30元、104.50元。从数据上看,2021年,付费点播收听业务的月平均付费用户收入大幅提升,对于其增长的原因,喜马拉雅在招股说明书中并未给出直接的解释,但从对于付费点播收听业务的表述“我们计划继续提升个人按需付费获取的培训内容的质量”推测,其月平均付费用户收入增长大概率是由于知识付费业务的增长所致。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知识付费业务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Wind数据,2019-2020年及2021年1-6月,作为知识付费的标志性企业——思维造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8亿元、6.75亿元、4.39亿元,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分别为3068万元、2812万元、2123万元。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从平均月活用户数量来看,愿意为知识付费的用户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得到APP”平均活跃用户数量分别为362.25万人、282.92万人、266.16万人、259.34万人。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思维造物的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知识付费行业数据,但作为行业内头部企业,其知识付费用户数量的变动依然值得警惕。因此,喜马拉雅付费点播收听业务能否持续增长还有待持续观察。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针对上述问题,《证券市场周刊》已向公司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公司方面未进行回复。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文源自证券市场周刊D1O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喜马拉雅怎么录音赚钱(怎样在喜马拉雅手机录音挣钱)
  • 还记得《家有儿女》里的键盘吗?现在成了帅气 rapper?
  • 冰墩墩被炒上天价,谁在为中国潮玩 IP 买单?
  • 喜马拉雅如何下载(喜马拉雅mp3音频下载)
  • 今天登上热搜的她,到底有多敢说
  • 传奇电影大师雅克·贝汉,去了真正的天堂电影院
  • 中国地理知识库
  • 再破纪录!尼泊尔52岁登山向导第26次登顶珠峰
  • 30多岁以后,才敢开始直面自己
  • 每日游闻丨拳头发布道歉声明,腾讯被点名通报,中手游发布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