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她姐想跟所有一直关注她刊的朋友们、姐妹们说一声抱歉。
每天,她姐的后台都有好多好多女孩在分享着她们的故事,我都有看到,都会仔细阅读,也许没能一一回复,不好意思。
我珍视这些分享,这里面包含了太多作为女性共同的隐秘的记忆——
有关颜值焦虑、体重焦虑,有女孩每天上称,稍有变胖就警铃大作;
有关婚恋问题,甚至原生家庭直接将彩礼明码标价;
还有关于年龄忧虑,和女性年纪变大带来的无数个职场危机……
在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她姐有了最正当的理由,邀请女性们讲出自己的故事。
今天,她姐与喜马拉雅平台合作,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不同人生阶段、不同职业背景的女性,让我们去听听她们的声音——
小鱼儿——
打破社会时钟的反向人生
当同龄人步入稳定的工作,开始考虑结婚生小孩,26 岁的小鱼儿干了人生中最大胆的事。
她裸辞了。
2019 年,小鱼儿背包去新疆,去云南,去雪山徒步,一走就是半年。这好像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独自旅行。
这是一个全新的广阔世界:极其优秀的姐姐 36 岁依然单身未婚;立志走遍全中国的驴友在扩张版图;扎根大理的诗人想要买你的故事……
半年出逃,小鱼儿显然没尝够甜头。
2020 年的春节她独自在西藏度过,恰逢全国开始爆发新冠,她看着地图中一点一点变红,西藏成为唯一安全的地方。
她突然感受到生命无常,想做的事赶紧去做。于是她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剃光头。
剃光头第一天,妈妈发誓不跟她讲话。
但到了第三天,妈妈开始偷拍她的光脑门,开玩笑说:" 我们家来了个一休和尚。"
2021 年,小鱼儿干了另一件在很多人待办清单上的事——去大山支教。
不仅如此,她还用日记的形式把每天的生活分享在各种网络平台上。
她用喜马拉雅的音频播客,让更多人去了解大山里的孩子。
国家给那里的学校配备了齐全的实验室、电脑室,学校不缺别的,就缺老师。
这次加上小鱼儿,他们师资力量才 7 人,够每个班配一个。
学习不好的女孩,要么嫁人要么出去打工。
也有学习好的女孩子,父母支持她上学,但会说:" 我们全家都靠你了。"
每每回忆到这段经历,小鱼儿都感慨万分:大山只是自己的一段生命旅途,却可能是困住那些女孩一生的记忆。
小鱼儿逆着社会时钟走的经历,并非没有焦虑:
爸妈会旁敲侧击地催谈恋爱,小鱼儿总是顺着爸妈说:" 这就出去谈,立马加男孩微信。"
看到同龄人的进度条把她远远甩在身后,小鱼儿也会偶尔怀疑。
但比起两年前,见过世界的小鱼儿明显从容多了,她觉得 " 想好 " 比 " 进度条 " 重要。
她看到身边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最后关头,内心依然迟疑。
也看过男孩明明对自己工作并不满意,但很难改变。
小鱼儿想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志趣。
她热爱写作,热爱分享,她发现在喜马拉雅平台上记录的 " 叛逆人生 " 也在影响更多的人。
今年的支教名单上,好多人都说是看了小鱼儿在各个平台上的分享,甚至包括一位 30 多岁的母亲。
她跟小鱼儿说:" 自己一直想去支教但没有勇气,后来生了小孩,更被家庭琐事困住了双脚。"
这一次,她安顿好家庭和孩子,去干了这件想做很久的事情。
真好呀,她分明是去寻找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社会时钟也许本就是伪命题,只要勇于迈出小小的一步,生命可能就有了别样的风景。
马寅青——
看不见光?我用声音让世界听见
马寅青刚出生的时候,由于早产放暖箱,吸氧过量,她失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