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见过有的女性在家庭里的唯一功能就是生育,40 岁的妻子四处寻觅治疗不婚不育的良方,不然就会被丈夫抛弃。
她见过一个孕妇得了肿瘤,于是娘家和婆家开始互相推诿,指责肿瘤是对方的问题。
她见到一个老北京因为羞耻不去检查宫颈癌,明明是每年体检便可以预防的疾病,硬生生熬到了宫颈癌晚期。
她看到青少年的性教育缺失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有小姑娘把月经初潮看成疾病,又有人连怀孕了都不知道。
她看到各种莆田系广告严重助长了女孩们的外貌焦虑,以为乳头深是私生活不检点,担忧外阴不正常而去做私处整形。
医生们总是用 " 偶尔治愈 " 来安慰自己,但徐医生无法再感到平静。
她想用自己的知识让更多人预防疾病,而不是等到病人病入膏肓的时刻为她们惋惜。
于是徐医生决定脱下手术服,成为为公众科普健康知识的老师,她想用知识给更多女孩力量。
徐老师成为喜马拉雅音频平台上的主播,她从最基础的月经羞耻开始谈起,一一打破身材羞耻、性羞耻、外貌焦虑。
美不美从来不该是女性首要关注的话题,健康才是。
当然徐老师想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她还想打破更多——希望未来能够去科普青少年性教育。
她想一步一步来,先从让女孩们都能听到正确的健康知识开始。
看到了吗,这三位不同身份的女性,都在试图打破着社会的固有偏见。
女性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过完一生,年龄就是定义女性的唯一要义吗?
小鱼儿说:不要,我要探索生命的更多可能性,请听见我的声音。
女孩一定是社会的弱者,必须接受大家长给予你 " 最好的安排 " 吗?
马寅青说:视障并不等同于弱小,请尊重我作为普通女孩的人生,请听见我的声音。
过去社会存在太多 " 公序良俗 ",借以 " 为女性好 " 的名义规训女性。
徐老师说:够了,让那些过时的女性羞耻和规训通通消失。让科学知识给女性带来更自由的天地,请听见我的声音。
她姐知道,打破社会的固有偏见,并非一朝一夕。
但保持倾听的态度是第一步,给女性发声的权利和平台是冲破牢笼不可或缺的一步。
喜马拉雅作为互联网音频平台,每天为更多人提供精神食粮,也在鼓励着女性去打破限制,探索自由的边界。
正如这几位光芒四射的女性,她们用自己的真实故事、用自己的声音在冲破一个又一个固有壁垒:身体羞耻、年龄限制、职业选择……
唯有更多的女性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星星点点的女性之光才能汇聚成火炬,微小的声量才能汇合成振聋发聩的回响。
也许未来,时代的波涛终将出现,我们终将冲破规训女性的一个又一个旧观念。
也许未来,女性不再需要冲破任何屏障,便可以开启那久违的平等的对话。
但这一切必须从我们每个人主动发声开始,不必等待潮水,女性应该成为自己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