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下午15点,工信部宣布,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这一消息大快人心,全民欢欣雀跃,被视为文体旅游产业的重大利好。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些消息灵通的聪明钱在A股收盘前就疯狂抄底体育文旅板块。而在消息正式公布后,多个旅游出行平台的跨省出游搜索数据激增。与此同时,高度依赖线下人群消费聚焦场景的中国体育产业无疑也有望因此恢复活力,尤其是因为疫情而被迫连续三年进行赛会制的中超、CBA等职业体育赛事将有望在未来恢复主客场制。

虽然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家庭收入减少,但文旅行业的报复性消费趋势依然显著:据旅游出行平台去哪儿的数据显示,在消息公布半小时后,去哪儿的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翻倍,达到近两年以来该平台国际机票搜索量最高峰。平台机票搜索量在30分钟内上升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车票搜索量上涨最多达到1.5倍。另一旅游出行平台携程的数据显示,多个热门旅行目的地的搜索量增长超300%,用户旅游出行意愿进一步高涨。预订7月1日至8月31日的跨省游订单环比上月增长近200%。值得注意的是,高星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月增长超过50%。

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同程旅行大数据也显示,摘星消息发布半小时内,平台机票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180%,酒店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220%。在摘星后,马蜂窝平台上甘肃、新疆、云南、贵州等长线旅游目的地搜索量上涨明显,其中“敦煌莫高窟”搜索热度上涨733%,“新疆自驾”相关搜索热度上涨550%。瞬时访问量热度涨幅最高的目的地前十分别为成都、乌鲁木齐、西双版纳、重庆、三亚、贵阳、桂林、威海、敦煌、恩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28日发布的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已将各类隔离管控时间缩短,这是对限制人员流动的一次“松绑”,6月29日的行程码摘星无疑进一步释放了利好人员跨省流动的信号。在旅游业、航空业迎来报复性消费趋势之际,对于中国体育产业而言,放松对跨省人员流动的限制,同样也有望让多个细分产业赛道体育产业初定一定程度的报复性消费热潮。在体育大生意记者看来,受益最多的有两大细分产业赛道: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旅游产业。

比如,CUBA、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总决赛等赛事相继宣布复赛,假以时日,中超和CBA有望恢复主客场赛制。而以海南等旅游胜地为目的地的体育旅游也开始升温,海南近日启动2022年“邀您来琼看赛事”活动,宣布下半年要举办108项赛事来激活当地的体育旅游市场。另外,刚刚成为国家潜水南方训练基地的海南万宁也宣布,将通过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来打造“活力海岸”。
体育旅游率先复苏:海南下半年将办108项比赛,推动赛事与旅游融合
“为一项运动,赴一座城”已成为年轻一代旅游消费的新趋势之一。在疫情发生前,体育旅游产业被视为潜力巨大的黄金赛道。2016年国家旅游局、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推出100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但受疫情影响,体育旅游规模大幅缩水。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体育旅游规模骤减千亿,占体育消费的比重从20%下降至10%左右。疫情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之大于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