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西瓜准备好,水蜜桃迫不及待亮相。29日,网传海报显示江苏无锡阳山一楼盘推出“水蜜桃我来收,您安家我助力”活动。即日起至8月31日,可以水蜜桃18.88元/斤抵扣房款,最高抵扣10000斤,每套最高可抵18.8888万元。
该活动销售人员对媒体表示,这是公司推出的一项促销活动,相当于变相让利,并不要求果农用桃子来交割,只要来看房都能享受折扣价。记者致电楼盘时,销售人员同样不愿多谈活动细节,只是表示“优惠是有的,您看看什么时候方便尽快来售楼处详谈。”
“水蜜桃换房”的活动,水蜜桃却成了可有可无的“工具桃”。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大蒜换房”的活动中,也有工作人员对媒体直言,“实际上我们不收蒜也不要蒜”。不难看出,一系列活动的噱头下,开发商的溢价收购实质上还是变相降价。

资料图:正在建设中的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去库存”与“限跌令”的矛盾
与其大费周章,为何不直接降价?这是因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超过20座城市推出的“限跌令”仍摆在眼前。以最新发布政策的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6月20日的新政要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住房时,实际销售价格不得超出备案价格上下幅度的15%。
“目前有些房企借营销,出现了变相回避限价的做法。当前各地限跌令的规定比较多,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出现房企违规降价、虚假营销的操作。”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解释称。
“限跌令”的发出本质上还是出于维稳考虑,近年来,因为楼盘降价导致购房业主群体事件屡见不鲜。但当前,房企销售困难、债务压力大,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今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房屋销售同比跌了近50%,因此创新营销模式也是必要的。”严跃进表示,开发商打出这种营销奇招背后,还是当地面临的巨大销售以及去库存压力。
6月30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2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显示,2022上半年,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8.6%。
“在此背景下,企业一方面要把握城市分化、板块分化下结构性机会,坚持拿好地、做对产品,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另一方面,房企应继续紧抓销售回款、优化债务结构,确保现金流和经营安全,寻求高质量发展。”中指研究院认为。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