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大半年,中美财经高级别视频会晤终于5号举行,会谈被赋予了“务实坦诚和富有建设性”的描述。同日《华尔街日报》也传出消息称美国将在本周取消加征的对华关税。各财经媒体和流量博主对特朗普时代的美对华关税,表现出了压抑已久的乐观。
什么“美帝认输”,“全面取消”,“贸易战即将结束”等等论调不绝于耳。此刻他们用沉默掩饰之前的尴尬。
事实证明被啪啪打脸,7月8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周五称,他尚未决定是否削减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一些关税,并表示他的政府正在“逐一”进行审查。美国“政治”网站转引官方消息,拜登政府将在本月内做出最终决定,仅取消其对华关税3700亿中的价值100亿美元的日常消费品关税。
一开始不禁疑问,对华遏制已经“走火入魔”的美帝真的认输了?“挑事儿的”能坐下来“圆事儿”总是强于“脚底下使绊子”,可以确定两点:
一是中美贸易战以关税为武器的1.0已近结束;
二是近期美对华关税将部分取消已成定局(认为全部取消是幼稚的乐观,最大的乐观是民用非战略领域的所有商品)。“一揽子关税”清单中,半导体、智能科技和通信产品,以及其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领域基本会被“另册处理”。
贸易战1.0时代,围绕关税壁垒,两大国硬碰硬的打满十二回合,结果是美CPI连创40年新高,虽然不能把成因简单的归结为对华关税,其中包括了俄乌战争推高的能源粮食价格和美联储对CPI的误判,但对华关税一定是重要的推手。我国出口对GDP贡献环比放缓,但总体显示韧劲足,区间可控。首局中方计点获胜。
四年下来,致使美国通胀率达8.6%,创40年新高,已逼近1981年经济危机下9.1%的通胀率。使得美国企业损失超过1.7万亿美元、20多万个就业机会和过千亿美元家庭收入。
如果说川普让新冠赶出了白宫,那么创40年新高的CPI,将让拜登输掉中期选举,更不要指望四年后的连任,正如桥水基金的达利欧所说的,美国泛滥的货币政策像极了“上个世纪的30年代”。高CPI是美联储极度的量化宽松、高债务、对CPI走向恶化可能性的误判和产业空心化等等以透支信用为代价的结果。
对于中美贸易战,相较与财长耶伦和商务部的“鸽派”,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香蕉人”戴琪——这个有华裔血统的“鹰派”,作为贸易谈判代表,无所不用其极,纳投名状生怕国会误会了她“中国脸,美国心”香蕉属性。她提倡中美贸易战应打“持久战”,是体系化和科技闭环下的战役,武器应该多样化,应该是一整套制度、投资、知识产权、环保政策等全天候的对抗,而非加征关税这么简单。主张用一个个“小圈子”对抗和瓦解中国在全球化中获益。用心之毒惊天地泣鬼神!
中美贸易战一种方式的结束,绝不是时代的完结,是2.0时代的到来,特点将从单纯的加征关税这种“无差别壁垒”升级为针对高端制造的定点围堵,手段更加丰富。所以贸易战远未结束,只是变了“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