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曾经的实体连锁老大,在实体零售主导的年代,可以说是风光无二,力压国美一筹。从上世纪90年代创立,一路发展壮大,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

然而,在电商时代来临后,苏宁却没有抓住机遇,却连年亏损。张近东还到处砸钱买买买,入股了很多公司,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公司,结果没有带来盈利,反而成为了拖累。最后债务堆积,只能寻求江苏国资委出手相救,张近东也失去了控制权,还彻底出局。亏损433亿元也不难理解,今年7月,还传出几家供应商申请苏宁易购破产重组的消息,看来仍然拖欠了不少债务。
第二名:滴滴,亏损493亿元
滴滴和美团有点类似,都是做平台,然后通过高抽成来赚钱。只不过滴滴比美团更夸张,从成立以来就没赚过钱,年年亏损。

司机抱怨抽成高,不赚钱,乘客抱怨打车贵,还有大数据杀熟,滴滴还巨亏,那钱谁赚走了?滴滴表示80%收入给了司机,剩下的20%,滴滴还拿出10%来补贴了乘客,然后公司成本占了7%,滴滴的净利润率只有3%。
实际上,滴滴巨亏主要还是在新业务上的投入,比如社区团购,就亏了200多亿。和美团一样,在大举烧钱扩展新业务。
第一名:快手,亏损780亿元
万万没想到,2021年亏损最严重的公司竟然是快手,而且是巨亏780亿元,看来老铁们不给力啊。

快手是仅次于抖音的第二大短视频平台,去年2月在香港上市,市值曾经突破了1万亿港元,不过后来跌惨了,现在只有3500亿。2021年真正亏损是188.52亿元,为什么会显示780亿元,原因就是给高管,投资者的股权激励的价值算在了亏损里面。按这种算法,2020年更是亏损1068.46亿元。
不过,188亿元仍然不低,竞争对手抖音好像是赚钱的。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快手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来获取流量,从而造成了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