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家将房地产推入市场调控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就开始不断增强,居住属性不断下降,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获取更多的收益,而这就使得国内的房地产价格在十几年内一直高歌猛进,上涨到了如今的高度。
那若是今明两年不买房,5年后“差距”有多大?王健林对其有何看法?
从今年的一月份开始,房地产就面临着国家各个部门政策的严格调控,社会上对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房地产终归应该被市场调控,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会保持高价位不变。
第二种认为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非常高,调控房价只是为了稳定,并不是想要真的降低。在对房地产的评价中,著名开发企业万达集团掌门人王健林和知名人士马光远都对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且两人的看法大概一致。
从整的形式来看,房地产的下降趋势会非常明显,房屋的价格必将会回归到正常水平,回归到市场所能够调控的水平。但从局部来看,国内部分地区的房价在短时间内并不会下降过多,整体仍然有所上升,这个短时间也并不短,至少能够维持上升和稳定趋势十年。
首先来分析一下当前的市场行情,从前年开始,国内的房地产整体均价都已经突破一万元,但目前的房地产均价正在不断下调,已经跌入一万元。但又考虑到其作为国民经济主体产业,很多居民认为它的下跌仅仅只是阶段性的,未来很可能再上涨回来。
这一个说法并不正确,最起码从目前的政策现状来看不正确,国内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才刚开始,后续还有非常多的大招没有发布,就比如房产税。这说明未来房地产的下行趋势会逐渐明显。
王健林曾表示过,房地产这个行业存在的两个比较大的缺陷:
第一、房地产是一个在全世界都是受政策,受金融,受各方面影响,就是它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它一定是活几年差几年,就活几年又差几年,在周期当中可能好多就挺不过去,死掉。
第二、房地产行业的毛病是就是它的现金流不长的,因为房子不可能像,不要说快消品,哪怕就像汽车行业,也不可能更换速度那么快,那么房子到了一定程度,城市化到了70%左右,这个国家房地产市场就一定会萎缩了,房地产行业的这个家属会大幅度减少,谁敢保证你一定是活的最后哪几个呢?
基于这两点原因,王健林表示万达一定要坚决转型,发展拥有长期稳定现金流、有科技含量的产业。前两年对集团转型现代服务业,部分管理层还有疑虑。2018年看到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调整和整个行业的变化,万达同仁特别是管理层对万达转型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更趋一致,大家更认同集团董事会战略决策的前瞻性。对大型企业来说,转型知易行难。前两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说房地产转型是伪命题,那是因为他们转不了才这么说。不仅房地产行业,任何行业转型都不容易,转型是极其痛苦、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随着租金收入不断增加,新生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成长,万达一定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运行良好。其实现在说万达转型已经成功不算为过,因为万达收入结构已经改变,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不是房地产。但我们还在转型过程中,最终完成目标是2020年。万达已走在正确道路上,我们一定会成为中国大型房企、大型民企、大型企业转型成功的典范。
第三、房价水平过高,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购买能力范围。尽管没有房子的人群越来越少,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也越来越少,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庞大,购房需求依然会长期存在。不过由于高房价的存在,这些刚需购房者可能并非真正的刚需,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说,买不起房子的刚需购房者并不算真正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