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诺仕达集团开始了对于古树茶领域的进军。
从市场行情来讲,彼时的云南大大小小茶叶品牌不计其数,单单是普洱茶一项,都有高达数百家。
僧多肉少,再加上茶叶本身谈不上多么暴利,此时进军茶叶市场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诺仕达集团的第一批产品投入市场便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而原因,便出在任怀灿的宣传侧重点上。
在那个人人追求高端的年代,诺仕达集团却破天荒地自降身价,以“茶农”为企业的主要宣传点。
在对外宣传上,老板任怀灿成为了一位热爱茶叶,热爱土地的云南本土“茶农”。

为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为“贴近自然”的产品,任怀灿还专门在茶山上建设了研究室和原料基地,宣称每一片茶叶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才到达消费者手中。
这种“纯天然”的理念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馈。
在波涛汹涌的茶叶市场,任怀灿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站稳了脚跟。

而任怀灿本人也由此收获了“云南第一茶农”、“大国茶匠”等诸多称号。
当年,任怀灿的事件甚至还被作为阅读题目,成为了无数中小学生的考题,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此时的人们很难想象,这位曾经以“热爱土地”著称的茶农企业家,在23年后会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
而这一次,他俨然已经成为了“土地杀手”。

任怀灿的商业之路:三年时间,五万做到上亿元
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云南昆明。
彼时的任怀灿正在当地供销系统当一名公务员,由于常年接触相关工作,任怀灿对于当地经济情况十分了解。
眼看着时机成熟,他便扔掉铁饭碗,毅然辞职,下海经了商。
这一年的任怀灿已经40多岁,年龄不小了,他手上的本金也谈不上多么丰厚,挤破脑壳也只凑齐5万元外加和7名员工。

虽然本金不多,任怀灿却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早年在供销系统当中的关系和人脉。
得益于此,他顺利地为自己招揽了第一笔订单,那就是倒卖销售2000吨板栗。
经过大半个月的忙碌,仅仅是这一单生意,任怀灿就赚到了整整三十万元利润。
在那个人均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年代,任怀灿以“光速”赚到了许多人奋斗一生都难以企及的财富,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任怀灿商业扩张的第一步。
有了这30万元以后,任怀灿在1993年1月,又把宝押在了另一个项目,那就是餐饮行业。
任怀灿相中了位于昆明滇池路上的一间豪华小楼,这里位置极佳,距离草海旁的昆明市大观公园很近,人流量较大。
附近又有着“滇池草海”这一著名名胜,如果要是在这里开餐厅,走中高端路线,一定能够迅速回本。

按理来说,此时的任怀灿手上只有30万,想要开一家高档餐厅是够呛的。
但是,任怀灿居然通过种种手段借到手了40万,足足凑齐了70万元一举投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