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时候起,王文银的路开始顺了。领导赏识,不断提拔王文银,而他也争气,不管放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良性循环开始,仅一年的时间,王文银就做到了公司高管,享受年薪近百万的待遇。
这样的经历,机遇与努力并存。要知道,那时候的王文银才刚刚25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多少人羡慕,却做不到的。
但是,这些对王文银来说,他还是不满意的,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也不是前来深圳的目的。
他内心始终坚定地想要创业,唯有创业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打工永远不是最终的出路。

但是,创业何其艰难,最起码手里要有钱吧。
于是,王文银抓住机会,再次跳槽,到了当时著名的外资企业日立公司。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王文银很快在日立占有一席之地,并通过业绩,成功坐上了日立公司销售经理的位置。
1995年,一年的时间,王文银通过销售工作,仅提成一项,就拿到了一千万。到深圳后,两年的努力,所有的收入,居然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万。
不要说在90年代,就是在现如今这个时候,两年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取得如此成绩者,也是凤毛麟角。

如果王文银继续发展下去,相信也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但这时候,手里有了钱的王文银的心思又活跃起来了。
商业帝国
辞职、创业、自己做老板,王文银再次做出了惊人的决定。
开始的时候,王文银从自己最熟悉的电源线开始做起,整日里忙着跑工厂、跑客户,生活忙碌又充实。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王文银都是自己开车送货。忙碌的同时,王文银更注重的是公司的发展,如何能将企业做大、做强,是王文银每日思考的问题。

1997年,王文银的机会来了,亚洲金融风暴爆发。
那时候,很多实体经济顶不住压力,纷纷倒闭。王文银考虑得十分清楚,金融风暴一定会过去,这时候正是他低买设备的最好时机。
其实很多人也并不愿意低卖自己的设备,奈何资金压力太大,大量产品积压,工厂顶不住,不得不出售部分设备。
在别人纷纷低价抛售的时候,王文银趁机买进设备,成了当时深圳规模最大的电源线生产工厂。
后来,产业做大了,涉及的领域也多了起来。王文银将旗下的电缆厂、塑胶厂等整合到一起,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