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档是中美两大巨头,两国上榜的企业总数达到了269家,超过了上榜企业总数的一半。而且,中美两国在2022年的上榜企业数量都比2021年增加了2家。
考虑到目前的全球大环境,可以说,中美的大企业群体都有着“逆势扩张”的超级能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母国市场的大环境。202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1%,是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增速最高的国家。同期,美国GDP增速也不算差,同比增长了5.7%,和疫情之前的2019年相比,也增长了2.2%。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7月,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下跌到了1比1的水平。
作为世界第二大国际货币,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下跌,因素有很多,但不容否认,在疫情之下,美元的确比欧元要强势。更重要的是,这背后也一定程度折射了全球货币市场对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不同看法。
在500强“中国军团”中,一些结构性趋势也值得关注,比如地域问题。
首先,作为首都的北京依然是“中国军团”的第一重镇,总共有54家500强企业,其中多数都是巨型央企。排在第二位的是广东省,有17家企业上榜。排在第三位的是上海,有12家企业上榜。
除了一线城市一如既往地表现强劲之外,一些新兴的二三线城市也表现不俗,颇有异军突起的味道。比如,成都、济南、厦门、苏州和乌鲁木齐各有3家企业上榜。此外,佛山、石家庄、太原和西安各有2家上榜。
在这些二三线城市的上榜企业中,除了佛山和苏州等传统经济强市的上榜企业主要是民企之外,其余城市的上榜企业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地方国企,主要分布行业是重工业(石油、煤矿和钢铁等)和基建投资类。
大量地方国企的上榜,背后的一个原因不言自明。
随着经济的不断转型,地方国企背靠着地方政府的信用,在银行信贷市场能够获得较为充裕的资金,在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利用充裕的“资金弹药”,通过产能扩张或者并购等方式逆势做大。
而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现在进入了痛苦的转型期,营收规模大幅收缩,因而只能退出500强,曾经的零售巨头苏宁就是例子。
此次排名中,中国位于第一位的是央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企业的盛衰过程,本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全球500强企业作为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超级选手”,其上榜企业群体构成上的一些微妙变化,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它反映了一些新的信息。
小国凶猛
在这份广受瞩目的榜单上,一些小型经济体长期都保持坚挺,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2022年的排行榜中,两个堪称神奇的小国非常亮眼,一个是瑞士,一个是荷兰。
瑞士与荷兰都排在了上榜企业数量的前十位。
瑞士排在了第八位,有14家企业上榜;
荷兰排在了第10位,有11家企业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