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底行动的“第一追求”绝不是淡化影响,而是要调整自身标签——事情肯定是做错了,该接受的惩罚,该承担的代价,要体现出来。不仅要体现,还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只有天下都感知到了“做错事要认罚”,才能慢慢释怀,影响才能真正消退。
所以,我们看到,刘强东一抹到底的勇气是巨大的。京东这么大的摊子,刘强东让渡了巨大权力,低位割肉股份,人也不怎么出来了,也不怎么公开讲话了,京东遭遇史上最大的人事变局,股价也受到波及,这些都可以沉淀为代价。

谷底行动“第二追求”,让利让贤不让主!简单讲,所有表面文章做完之后,给人一种感觉,刘强东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是,CEO上面的唯一一个含金量最大的座位还是他的。这种垂帘运作模式,和刘强东一贯的风格完全相符。
2008年,风投大幅进场,刘强东既风光也风险。因为,股权很容易稀释,控制权很容易动摇。但是,事情的发展完全相反……刘强东的占比的确下降了,但是表决权却依然把持在75%以上,当时董事会席位7个,他一个人占了4个……用刘强东自己的话来讲,股份再少,控制权不能少,想进来控制京东,就不要进来。
如今,类似的一幕再次重现。当光环退却,当一个个头衔旁落他人,当一次次割肉套现稀释了占比,又能怎么样?跟表决权有什么关系吗?可以这么说,表决权才是最终的筹码,只要不动其根本,刘强东依然是那个在京东呼风唤雨的人。

谷底行动的“第三追求”,再考京东自身造血能力!
非典,刘强东没想到,京东有这么好的造血能力。
出国8个月,刘强东没想到,京东运作这么好。
2018年事发后三年,刘强东退却光环,2021年营收问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京东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但是不够……刘强东现在还无法准确判断,2018年那件事的后续干扰力,毕竟关联消息至今余波未了……因此,第四轮谷底行动的周期被迫拉长。
用相对更长的时间,去刘强东化,再考京东造血能力!如果还能表现不俗,刘强东的现代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将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验证。这将为下一个十年的人才布局、事业格局奠定重大体制基础!
若干年后,当一切的纷纷扰扰,慢慢消退,留给世人的,或许是对刘强东第四轮谷底行动的叹为观止……好了,《京东开启“垂帘模式”,这是刘强东第四次“谷底行动”》就写这么多,祝各位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