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子卿 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近期,有读者向「消费金融频道」投稿称其遇到了AB贷,他的朋友因为信用原因无法从信贷平台进行借款,助贷平台因此给他推荐了AB贷产品,希望读者帮他做转收账。
AB贷顾名思义,借款人分为A、B两个角色。贷款中介在网络上发布广告,以专为征信不算良好、不具备贷款资质的人放款为诱饵,吸引那些风险系数高却急需用钱的贷款者。
AB贷并不是一个新型的套路贷玩法,早在2017年左右就曾风靡过一段时间,因为AB贷主要是从身边亲人朋友下手,所以又称人情世故贷。
随着近年来信贷平台陆续接入征信,征信问题成为部分信用不好的借贷者向银行等机构申请贷款首要面临的问题。部分中介看重了这部分市场,假借AB贷来为这部分人申请贷款,从而赚取中介费。
提供三方账户就能放款?
读者提供的信息显示,其朋友曾先生向某平台申请了为期36期的10万元贷款,以等额本息,先息后本的方式进行还款,但是被认定为C级风险人士,所以二次放款失败,终极批复是终审大数据异常,触发安全提醒,需要提供三方账户,线下办理放款业务。
在读者和其朋友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出“提供三方账户”的意思,即一个有住房公积金或者有房贷这种的,征信良好的做一个转收账,款也是下到读者的银行卡里面,然后读者再转给其朋友。
虽然AB贷表面来看帮助了征信有问题的借款人成功从放贷机构中借到了钱,中介也促成了这笔贷款拿到了中介费,似乎是两方皆大欢喜的局面。但AB贷中的套路,特别是对那个作为过账的人的危害,中介却并不会仔细说明。
以B的信息为A贷款
AB贷作为套路贷的一种,有完整的一套操作流程。
信用不良的A在向贷款中介申请放贷后,无论A的资信条件有多差,贷款中介会在几分钟内表示已经给对方申请到了一笔银行贷款,但会找各种托词,比如A的风险系数还是比较高,银行拒绝直接发放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