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相关口腔癌患者或将超100万,义乌、南充下令禁售,商家已在联系退货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到过湖南的旅客,大抵都会有一个相似的感受,这里快要被槟榔淹没了。
在大大小小的火车站、汽车站候车大厅里,各色槟榔广告格外醒目;在便利店门前,货架的最显眼处,摆放最多的商品也是一包接一包的槟榔。
“在我们这里估计七八成以上的人都会嚼槟榔,小到刚上学的小孩,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从小在长沙长大的杨勤经常向外地来客如此介绍槟榔。
槟榔早已发展成一个近千亿产值的食品大IP。2021年9月,《中国市场监管报》曾发文《“槟榔”与“群众利益”》称,2011年至2018年,中国槟榔产业产值从558亿元上涨至781亿元,且呈继续上涨趋势。
但现在,槟榔即将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9月19日,浙江义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各商家下架店内槟榔,不得销售相关产品。对此,时代财经致电义乌市场监管局,截至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一位义乌市槟榔经销商告诉时代财经,确实接到市场监管局的通知,不能把槟榔当做食品销售,自己也已经暂停了对本地商户的批发和销售。
槟榔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部分市场禁止销售那么简单,其安全性才是最致命的。
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里未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这意味着,槟榔不再作为食品来管理,也无法像其他食品饮料一样正常申请生产许可。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停止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今年9月,年仅36岁的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在去世之前,他曾多次向公众发出了“珍惜生命,远离槟榔”的衷告。
在监管收紧的大背景下,千亿槟榔产业将何去何从?
多地禁售槟榔
这并非槟榔在国内首次被禁止销售。
早在1996年9月,厦门市人民政府便颁布了《厦门市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规定》。
而从今年开始,国内部分地区更是掀起了有关槟榔的禁售潮——5月,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发文,要求经营户自觉下架槟榔;9月7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了对槟榔及槟榔制品专项整治,要求商家下架在售槟榔及槟榔制品;9月13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建兴镇发布通知称,即日起,各食品经营者要及时下架,并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
槟榔是一种热带植物,主要种植于海南、云南、福建等地区。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槟榔果认定为一级致癌物,而我国也在2017年将槟榔果列为一类致癌物。2021年8月,由于槟榔中所含槟榔碱因具有致幻性,土耳其将槟榔认定为毒品。在更早之前,槟榔在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也被认定为毒品。
湖南是槟榔的消费大省。《中国牙科研究杂志》于2017年刊登的一篇《预测槟榔在中国诱发口腔癌人数及产生的医疗负担》论文,采集了长沙市包括湘雅医院、湘雅二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在内的五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的口腔癌患者数据,文章显示,在过去12年里,长沙市5家医院的口腔癌病例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从2005年的305例,增长到2016年的2108例,总数已达11882例。
上述论文预测,到2030年,湖南与槟榔相关的口腔癌患者将累计超过30万,在全国则可能超过100万,造成的医疗负担可能超过2000亿元。
在槟榔致癌的事实被论证后,湖南省卫生部门曾两度试图修订《食用槟榔》地方标准。
时代财经也从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自2021年起,湖南省市监局对省内所有槟榔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延期)都不再办理。
不过,部分槟榔企业在生产许可到期后,仍在正常经营。时代财经在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查询到,湖南皇爷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南伍子醉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许可已分别于2021年8月和2021年9月到期。但淘宝显示,这两家企业的产品仍在如常销售。
槟榔赚钱快,渠道激战蚕食厂家利润
强监管下,厂家仍在不遗余力地生产和销售槟榔,离不开槟榔高利润的驱使。
一位槟榔产品招商人员曾告诉时代财经:“对于普通商家来说,一包30多元的槟榔利润大概是5元,这在同价位的食品里算很高的,利润的大头都被中间经销商和厂家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