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严利婷
编辑 高宇雷
一则关于明星公司Kitty Hawk即将关停的消息,给正处于风口上的飞行汽车浇了一盆凉水。
9月22日,根据商业内幕网站报道总部位于硅谷的飞行汽车公司Kitty Hawk即将关停,这家由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投资的公司已经关停了旗下电动飞机项目Heaviside。并且,Kitty Hawk内部目前已经开始启动裁员计划。随即,Kitty Hawk在LinkedIn上发帖证实了这一消息。
“我们正在研究接下来的细节”,但Kitty Hawk在帖子中表示,这并不会影响Wisk Aero的正常运营,后者为Kitty Hawk与波音在2019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聚焦自动驾驶商用机Cora。此外,根据内部人士透露,随着Kitty Hawk逐渐向Wisk Aero过渡,佩奇也将更深度地参与研发工作。
作为飞行汽车领域的资深玩家,Kitty Hawk成立于2010年,创始人是谷歌无人驾驶之父及Google X的缔造者塞巴斯蒂安·特龙,2018年,Kitty Hawk推出一款超轻型飞行器模型Flyer,并表示这款产品将在5年内飞上天,特龙曾在Twitter上表示,Kitty Hawk的目标是“改变个人出行的未来”。
不过,事情并未朝着外界期待的方向发展。2020年,Kitty Hawk宣布关停Flyer项目,并将精力转移到Heaviside上,这款新的飞行汽车主打超静音,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290公里。问题是,这款产品的进展也并不顺利,尤其是测试中频繁爆发的坠毁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外界对安全性的担忧。
百年飞行汽车梦与两大隐形门槛
事实上,Kitty Hawk的失败并非个例。
从191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辆飞行汽车问世以来,过去一百多年间,飞行汽车这个赛道早已是枯骨累累,这其中甚至也包括现代飞行汽车的先驱莫尔·泰勒。作为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航空和机械工程教授,他曾尝试将现代汽车与航空技术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在地上跑又能在空中飞的产品。
1986年,这款被泰勒命名为Skycar的飞行汽车,首次获得了政府签发的飞行许可证,但由于只是简单照搬了飞机+汽车的组合模式,并装有一对比车身宽5~6倍的平直固定翼,即便整整耗费了25年时间,Skycar在实际飞行中也很难实现稳定悬停,最终也无法避免沦为试验样车的结局。
随后,人们逐渐意识到,高空飞行与地面行驶是完全两种不同的逻辑,无论是在动力技术还是推进模式上都难以兼容,由此,飞行汽车逐渐完成了从飞机+汽车到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过渡。
2009年,泰勒的学生乔本·贝维特冲破了此前的设计框架,开始尝试研发新一代的eVTOL机型Joby Aviation,并于2015年实现了缩小版原型机的首次试飞。截至目前,这家公司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并于2021年8月在纽交所上市,不过,Joby Aviation的投产原型机直到2019年才开始生产。
对此,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钱煜平博士表示,作为未来三维立体交通的重要运载工具,除了陆空兼容性,飞行汽车还需要满足载荷航程、适航安全性等核心性能要求,而这些要求主要指向三大关键技术:电动化新能源动力技术、智能化陆空两栖平台技术、立体化三位智慧交通技术。
这意味着,飞行汽车的进化需要全方位的电动化、智能化作为底层支撑。不过,随着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和自主飞行技术迎来突破,商业化却成了飞行汽车在前进过程中另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
其中,Uber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作为全球共享出行领域的巨头,Uber早在2016 年年初就首次提出了构建电动飞行出租车网络的设想。随后,Uber宣布与美国政府机构共同开发和测试垂直起降的旋翼飞机,并再度与飞行技术公司Launchpoint Technologies联手开发低噪音旋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