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MiniLED和MicroLED是基于LCD演化的显示技术,LCD正是天马微电子擅长的领域。而日韩多家企业早早退出LCD市场,给了中国企业在MiniLED和MicroLED领域与日韩展开同台竞争的机会。
直显MiniLED是苹果十分看重的显示技术之一,苹果计划将MiniLED技术应用在iMac、Macbook和iPad等产品中,比如2021年4月苹果新一代iPad Pro首次采用了Mini LED背光技术。天马微电子此前表示正在做MiniLED量产的准备。
此外,苹果正在加速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MicroLED的开发,投资3.3亿美元给LED 生产商晶元光电和液晶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在中国台湾建厂生产未来iPhone、iPad、MacBook等设备的MicroLED显示屏。为了抓住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机遇,打破日韩企业多年在电子显示屏市场的垄断局面,天马微电子(深天马A)在今年6月发布公告称,拟与联营公司天马显示科技、国贸产业、火炬招商、翔投集团在厦门投资成立合资项目公司,总投资11亿元,建设一条从巨量转移到显示模组的全制程MicroLED试验线。
![](http://imgq8.q578.com/ef/0924/15d3c3241045e2ad.jpg)
02 非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后浪凶猛,行业优势继续扩大
尽管目前仅有京东方一家中国供应商进入到苹果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厂商阵营,但在PCB线路板,天线,FPC柔性印刷线路板,扬声器,触控马达,玻璃盖板及后盖,金属结构件,精密连接器、功能性材料等非核心零部件部分,苹果也依然难以在中国市场之外找到完美的替代供应商,或者说只能在中国企业中挑选替代者。因为这些部件只在中国市场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其它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与之相比。
我国在3C产品非核心零部件供应链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不仅涵盖品类全面丰富,而且每一类别都有多家生产厂商,提供的商品质优价低,生产速度也非常快。
苹果也正是看中了中国大陆企业在非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和产品高性价比,才选择与多家该领域内的中国大陆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一点从苹果2020年新增的中国大陆供应商的行业情况就能看出来。
实际上,除了前面提到的4家电子元件供应商之外,其余的几家新增供应商都是供应非核心金属零部件或材料元件。
具体来说,南平铝业供应铝制零部件,如手机、平板电脑的铝合金背板;胜利精密供应金属结构组件;众山金属供应金属异型材;鑫捷顺供应五金零部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几家新增金属零部件供应商中,居然有来自相同行业的全球前两大龙头企业——专研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简称MIM)的精研科技和富驰高。
MIM技术,即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是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引入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近净形成型技术。MIM技术让复杂的小型金属原件可以像塑料制品一样生产,被广泛投入到医疗、军用、电器、机械等领域之中。在智能手机领域,MIM技术已经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支架、连接器、充电接头、折叠屏转轴、异形结构件等零部件。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业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产品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于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也是A股第一家MIM上市企业。
精研科技主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市场热门消费电子领域及汽车领域零部件产品,专注定制化MIM核心零部件。根据公司财务数据,精研科技的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0.95亿元飙升至2021年的24.04亿元,对应的CAGR超过50%。
精研科技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全MIM产品产商,研发MIM组件超过千余种。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全品类产品覆盖让精研科技受到了苹果的关注,获得了包括手机摄像头支架、连接器接口和可穿戴设备结构件等多个苹果供应链项目,从而打进果链。目前精研科技的苹果业务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40%。
一直以来,苹果非常重视MIM技术,并将该技术广泛用于旗下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中。有一个关于苹果接触MIM的故事:苹果公司在研发iPhone 4时,乔布斯想让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机,但iPhone 4内部的空间相当有限,内部零件设计又比以往更加复杂。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让iPhone 4内部零件的制造变得前所未有的艰难。在乔布斯的坚持下,面对多重约束条件下,传统的成型工艺如铸造、锻造CNC加工等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而MIM开始展露头角让苹果公司抓到救命稻草,开始被应用于iPhone手机零部件的制造,一直被苹果重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