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简直就是马云的原版……”
“这孩子不会是马云小时候的孪生兄弟吧……”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网友们在这则动态下面艾特马云,诚邀他本人前来认证这件事。
刚开始的时候,黄新龙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像堂弟这种穷苦人家又怎么能真的和中国首富攀上关系呢。
更何况当下还是个大数据时代,过不了多久“小马云”的热度就会烟消云散,没有什么未来可言的。
直到2015年7月5日,马云本人主动转发了范小勤的照片,并表示像自己照镜子一般,此事才有了大的转机。
没有什么比本人出面回应更有说服力了,一夜之间几乎全网人都得知了这位“小马云”的存在。
不得不说网民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没过多久,范家的门槛便被这些闻讯而至的外来客给踏平了。
望着家中络绎不绝的陌生人,范小勤一脸茫然,殊不知正有一次彻底扭转人生的机会向自己悄悄靠近。
初代网红
自从范小勤在网络上走红之后,江西省永丰县的这个偏僻小山村就忽然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最先到来的自然是永丰县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他们不仅为范家带来了米面粮油等爱心物资,甚至还邀请了省里的电视台去报道。
也正是从这天开始,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省的老板们全都一齐扑向这个距离县城60多公里、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山脚下的村子。
每当乡亲们看到村口有小轿车停下时,心中都就已有了答案:一定是来范家看他那个小儿子的。
事实也果真如此,车上下来的人总是拎着大包小包生活用品,头也不回地向范家跑去。
身份各异的人却总是有着一致的目的,那就是与这位“小马云”见上一面,如果能合张影就更好了。
其中的缘由不言而喻,能结识这位“小网红”自然意味着有可能和流量挂上钩,作为回报,那些生活用品理应送给范家。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人借着慈善的名义想要为范家捐款,不过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将范小勤打造成一个里里外外的网红。
范家发虽然听不懂“网红”这个词语的真实含义,但一听说要将儿子从自己身边带离,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谢谢大家的好意,我只希望儿子能留在自己身边。”
被拒绝的次数多了,这些唯利是图的人也不愿再在这棵不能谋利的“摇钱树”上大费周章。
不知从何时开始,前来打卡范家的人就越来越少,范小勤的生活也基本上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正当黄新龙感叹世事无常时,另外一位大老板忽然找上了门来,他就是刘长江。
2017年夏,范家发正拖着一条残腿在地里挖红薯,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位陌生男人的声音。
“范大哥,请问您是小勤的父亲吗?”
循着声音远远望去,只见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地头,满脸带着亲和的微笑。
仅仅一眼,范家发就意识到了对方的此行来意,倘若不是为了儿子恐怕没有人愿意踏足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只是这位老板与旁人似乎也有一些不同,他不会喊儿子“小马云”,而是本名小勤。
其实自从范小勤在网上大火以后,就连村里的乡亲们也总是半开玩笑地喊这个孩子“小马云”。
说起来或许会有些难以置信,村里的大多数乡亲都是得知了“小马云”以后才知道马云就是中国首富。
每当听到旁人这样称呼时,范家发心中都有一种难言的苦楚,他不希望儿子身上总是附带着其他代名词。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对这位慕名而来的老板稍稍多了一丝好感,随后便放下手头农活迎了上去。
谁知还没等范家发开口,对面这个男人就又说出了一句令他大跌眼镜的话。
“范大哥,我知道您干活很忙,同样,我的时间也很宝贵,那咱们就长话短说,我想带小勤前往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知您意下如何。”
范家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下便再次确认道。
“你……你是说要带小勤去读书?”
要知道,像范家这种既无背景又无金钱的穷苦家庭,想要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就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