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旭辉瓴寓、万科泊寓等房企旗下的长租公寓品牌都有项目被纳入保租房行列。
今年6月7日,旭辉瓴寓旗下柚米寓九亭中心店成功通过认定,被纳入为上海市松江区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也是旭辉瓴寓首个获纳入国家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项目。
据万科披露,截至2022年7月底,泊寓正式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项目有50个,涉及4.1万间房源,另有5万多间房源在申请纳保途中。
龙湖的长租公寓板块则直接布局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截至今年6月,龙湖冠寓已有长沙金融中心店、武汉新壹城店、合肥创富工坊二店、天津南开王顶堤店等多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落地并开业。
同时,保利发展旗下的保利公寓也在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助推城市更新,拓展公寓业务,建成保障房超10万套。
有房企人士告诉记者,在吸纳更多项目进入保租房的过程中,各地有不同的标准。另有租赁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各地与保租房供应目标相差较多的状态下,各地“纳管”的门槛应该不会很高,“之后可能会挑项目,但现在是来者不拒”,而“‘三大寓’旗下的项目,基本上会倾向于被纳管”。
或成新的融资路径
随着保租房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房企资金也将获得有效的退出路径。“房企的租赁业务,通常情况下前三四年很难实现盈利。”上述租赁行业业内人士坦言,而通过保租房公募REITs退出则是相对更快的方式。
在目前的保租房REITs产品中,从项目的运营周期来看,厦门安居的两个项目运营时间均约为2.33年,深圳安居的保利香槟苑运营周期最长约为2.67年,最短的百泉阁为2个月;新晋申请的华润有巢两个项目的运营时间也仅为1.5年左右,整体来看资金回报周期相对较短。
较短的运营周期,也就解决了房企住房租赁项目资金沉淀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等难题。
如今,随着华润有巢租赁住房REITs的正式申报,华润置地有望成为首家涉水租赁住房REITs市场的典型房企,也为其他房企带来了新的可能,加入保租房REITs发行的行列。
除了以自持租赁项目的重资产模式参与之外,房企亦可通过轻资产模式参与,利用自身在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与资产持有方进行合作,负责租赁住房的运营管理。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三大寓”也正在进行轻资产的输出,对政府或者央国企的项目进行代运营,而这些项目起初就是保租房,房企赚取运营管理费用等。
例如,龙湖冠寓在苏州的木渎项目,即由当地村集体组织开发建设,由关于整体租赁后开展运营;旭辉瓴寓则与上实城开合作,在上海闵行莘庄的轨交附近打造租赁社区,满足2500余套租赁需求。
克而瑞认为,“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重点城市新增住房供应的主力,涉及规模较大,如今随着资产证券化融资工具不断完善,“投融管退”闭环被打通,房企资金的退出也更加完善,保租房或将成为房企布局的一个新赛道,提升租赁品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一方面可以盘活资产回收资金,增加企业的盈利增长点,同时也可以开辟一条新的融资路径。
上述租赁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来看保租房REITs募资规模都不大,基本在10亿元左右,但对于融资渠道被大幅收紧的房企来说,能拓展新的融资方式总是好的,这也是盘活资产的好方式,同时租赁端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在行业走向存量时代的当下,市场会看好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