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从最大受益方嫌疑最大来看,义乌电热毯商炸毁北溪管道的嫌疑最大!”
![](http://imgq8.q578.com/ef/1002/443fab802cef7c34.jpg)
这本来是网络上调侃北溪管道被炸后欧洲能源危机的段子,但现实的可怕正是,现实往往比段子更魔幻。
2022年以来,随着欧洲能源危机的愈演愈烈,中国的电热毯、热泵、取暖器等在欧洲迎来热销潮流。以热泵产业为例,海尔品牌的空气能热泵在欧洲销量增长200%以上;美的品牌空气能热泵在今年也迎来出口金额增长215%。
![](http://imgq8.q578.com/ef/1002/13fee3a6b1c9c0f6.jpg)
此外,电热毯等传统产业也没有落下脚步。受能源危机以及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影响,主营电热毯产业的彩虹集团股票在7日内猛涨超过60%,仅在北溪管道爆发事件发生后的9月26日到29日,彩虹集团股价就上涨了超过20%,大量来自欧洲的订单使得电热毯出口产业迎来热潮,从而带动了股票疯涨。
正因为有如此夸张的反应,大家才会在网上调侃义乌电热毯商炸毁北溪管道。
但这种现象也侧面说明了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地点出现的事件都可能在全球引发涟漪,远在欧洲的一场危机,能让中国迎来出口热潮,也可能让人类经济进入衰退的新时代。
现在的欧洲情绪是相当恐慌的,就在不久前,意大利兄弟党的女党魁还在对她的选民们承诺,她将重开沟通之门,与俄罗斯谈判重开北溪管道的事宜;几天前,德国人还在街头组织数千人参与的游行,要求朔尔茨政府重开北溪管道;甚至到了今天,还有法国居民组织的大规模抗议通胀与能源危机游行发生。
![](http://imgq8.q578.com/ef/1002/1839cabb3fb3f0a7.jpg)
这些走上街头的人向政府索要的东西很简单,只有稳定且价格合理的能源,以及不会危及餐桌的通胀率。在很多欧洲居民都表示今年冬天只能在粮食与取暖中二选一的时候,欧洲政客本来有机会改变现状,但是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后,社会危机的扩张就成了没有退路的不归路。
而随着更多调查内容的出炉,欧洲民间的恐慌情绪还会加剧,很可能会从简单地抢购热泵、上街游行发展为政治危机。因为深入的调查开始逐步显示,北溪管道很可能已经无法修复。
在泄露之初,德国方面曾经估计,管道中的天然气需要大约一周时间才能泄露完,而后数月时间才可能将管道修复。但随着第四个泄漏点被发现,德国安全部门开始认为这条管道很可能无法修复。
![](http://imgq8.q578.com/ef/1002/79cfee4bb306e80c.jpg)
由于需要抵抗巨大的水压与管道内部压力,北溪管道的水下部分覆有100毫米混凝土保护层,内部是41毫米厚度的钢制耐压管体。在正常运行中,钢管负责保持压力,维持管道内天然气的液态以及输送压力,而保护层负责保护钢材不被高盐度的海水腐蚀。
![](http://imgq8.q578.com/ef/1002/ea688d3f07ac94e7.jpg)
在泄漏发生时候,三条发生泄漏的子管道内都还有上百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在管道破损失压以后,天然气会快速气化。在泄漏发生前,管道内有30兆帕的压力,虽然在第二天,管道内的压力就下降至0.7兆帕,但失事海域仅有数十米深,海底压强在0.5兆帕上下,管内液化气持续气化泄漏的过程中,海水不会在短时间内就大量进入到管道内,对管道内壁造成腐蚀。
从压力开始下降到压力低至海水进入管道这段时间,是抢修的最佳机会。如果这段时间内能在距离泄漏处较远的两端截断管道并封闭,再进行维修,则管道在数月内就能被修好;反之,海水在管道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则整条管道的内壁都有压力风险,整条管道都将被迫放弃。
但是随着更多泄漏点被发现,以及管道压力超预期的快速下降,北溪很可能等不到抢修力量组织起来并前往事发海域了。现在海水可能已经开始大量进入管道,数日后抢修团队抵达事发海域时,管道内壁可能已经遭受不可逆的腐蚀。
每一条北溪管道都是投资近百亿欧元的巨额项目,一条海上管线需要铺设超过十万根高耐压特殊管道。一旦北溪彻底报废,作为控股方的俄罗斯不但直接损失了管道内存留的数百万立方米天然气,还失去了数十亿欧元投资,以及后续能带来的上千亿欧元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