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温州的迦南科技(300412),是国内较早从事制药装备生产销售的企业。一年前,迦南科技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公司进行了新一届董事会选举,创始人方亨志之子方正当选为公司董事长。
新一届董事会给迦南科技的经营和战略带来了哪些变化?公司又是如何看待未来行业的发展格局呢?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迦南科技,专访了这位“80”后迦南少帅。
下游政策频出带来发展机遇
资料显示,迦南科技成立于2000年,2014年底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少数能提供三种完整制粒工艺解决方案(湿法制粒、干法制粒、沸腾制粒)的制药设备企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从一家单一生产制药设备的设备商,逐步发展为向制药企业提供工艺开发、设备整线采购、项目申报等制药一站式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制药行业是迦南科技的下游行业。近年来,医药行业经历了药品审批提速、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进、“4+7”带量采购、新版基药目录发布、医保目录调整等重磅政策出台,整体格局正在加速变化。同时,相关影响也在向上游传导,推动着制药装备行业的转型与创新。
在药品监管趋严的过程中,制药企业尤其是中标及进医保目录的药品生产企业将更加注重药品质量以及生产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方正认为,基于这一趋势,协助制药企业改进工艺流程和降低成本,将成为制药装备行业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这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发展机遇。
围绕自动化、连续化、绿色化、智能化,迦南科技在设备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目前,迦南的固体制剂设备上配套使用了自行研发的一套自适应、自驱动、自调整的系统,我们称之为SMART系统。”方正介绍。
这套系统可以根据当前投放的物料进行自动调整,最后实现最经济有效的生产参数,甚至每一度电可以生产多少产品都能精确计算,方便制药企业进行成本的对比与统计。同时,在蒸汽、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上,公司也有相应的功能设备来匹配。
据了解,今年8月,迦南科技的这套固体制剂智能制造系统入选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
方正认为,医药行业一系列政策不断出台,倒逼制药企业进行剂型改良和创新的需求,这又会推动制药企业对设备进行和改良和更新,“比如说某种药原来是注射的,现在可以改良成口服的;原来是口服的,现在变成口溶膜的。这种从普通剂型到复杂剂型的转化,需要设备的支持,我们正好具备这种研发和制造的能力。”
据介绍,迦南科技已经拥有已授权专利近800项,以及在申请专利400多项,每年研发经费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以上。
目前,迦南科技的研发部门正在与一些客户进行战略的合作,在复杂制剂的设备上面做相应个性化的定向开发。“安徽的一个客户,需要在设备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在对比了德国设备后,最终选择了迦南的设备。”方正说。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在前期发展中积累了技术与研发优势的头部国产制药装备企业,将通过内外延伸与上下游整合扩展自身服务领域,提高装备质量和性能,以此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改变进口为主的市场格局。
经营重心将由生产向服务转移
目前,迦南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粉体工艺设备、固体制剂设备、中药提取设备、流体工艺设备、智能物流系统、医药研发一致性评价及检测服务等,主要应用于制药行业,还可应用于保健品、食品等健康产业相关领域及快递物流等其他行业。
“公司未来的经营重心将由生产向服务转移,产品从制药单机往整线和整体解决方案上延伸,这个战略方向是明确的。”方正表示,因制药企业对厂房、工艺、产能等的具体需求差异,造成各个客户对制药设备的需求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设备,也存在规格、配置、功能等方面的需求差异,导致公司需要根据客户所提供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这就为公司参与到客户的厂房、生产线的布局设计提供了切入的条件。
方正说:“迦南科技将持续深度参与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前端的研发,到最后的药品生产,公司可以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方案。”
梳理迦南科技在产业链的布局可以发现,无论是医药研发服务业务,还是药品生产的前处理工序以及辅助设备,抑或是后端的物流配送,公司均有重要的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