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三季度末,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达 7.15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6977.70 亿元,增长10.81%,同比多增 426.75 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与此同时,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优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据悉,中国人寿今年以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区域投资力度。截至三季度,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过人民币 3.3 万亿元。
重点领域投融资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与投资力度。
在服务重点项目方面,工行基建领域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逾 6400亿元;建行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人民币 5.66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人民币 5,800 亿元。
在服务制造业和绿色发展方面,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过 8100 亿元,增幅 37.5%;中国银行境内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约18%;建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人民币 2.2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 5,400 亿元,增幅 32%。
在绿色发展方面,工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34.0%;中行绿色信贷增长约36%;建行绿色贷款近人民币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 6300 亿元,增幅32%;交行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25%。
中国人寿全面助推双碳行动,绿色投资规模超过人民币4000亿元。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农业银行县域新增贷款超9000亿元;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2万亿元,增幅22.6%;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 1.77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3.77亿元。
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工行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6 万亿元,增幅达到 59.2%;中行科技金融授信余额超过 1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6%以上;交行9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42.61%、科技金融授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35.62%。
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建行普惠金融贷款近人民币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人民币4200亿元,增幅22%;工行普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量超 4100 亿元、增幅 37.6%;中行普惠贷款增长约 35%,民营企业贷款增长约 18%。
中国人寿向国有企业改革、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累计投资超过人民币4000亿元。
在支持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中行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约2.6万亿美元;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7.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1-9月,交行国际结算量、贸易融资发生额同比分别增长13.38%、39.50%。
银行机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险企业绩亮眼,市场信心足
此外,部分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亦在公告中披露相关财务指标情况。
农业银行指出,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财务基本面总体稳健,资产规模实现较快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收入、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均取得新进步。
建行公告指出,2022 年前三季度,本行经营业绩符合管理预期,资产回报、资本充足、净息差等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同业前列。
交行公告指出,本公司持续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严控新增、出清存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均较6月末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保亦在昨日披露三季度原保费收入情况。中国太保公布自愿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增持公告。
据了解,中国人保子公司中国人保财险、中国人保寿险、中国人保健康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810.24亿元、人民币824.65亿元及人民币362.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5.8%、18.2%。
中国太保公告显示,于10月13日收到股东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资”)的通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该公司A股约2044.6万股,变动比例为0.21%。截至10月13日,上海国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对该公司持股比例达到10.53%,较2022年5月20日的持股比例增加0.21%。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