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方面介绍,福州是永辉较早试点到家业务新模式的城市,截至目前,永辉在福州试点已完成35个高标仓的改建,其经营面积均在8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之间。仓内产品涵盖生鲜、日化、加工食品等品类,产品SKU达7000个至8000个。从覆盖范围来看,每个仓可辐射周边3公里,且多数仓的选址靠近门店,能与门店形成协同效应。截至目前,永辉福州地区部分仓峰值单量为7000单至8000单。整个福州地区日均单量达10万单,仓端业务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上述传统超市负责人透露,对生鲜电商、传统大卖场来说,实现线上盈利首先要建立后台系统,需要后台具有从B端调货、C端零售等方面的调度能力,比如在货品成本损耗上,后台系统可以估算进货量、应急储备等,很多传统大卖场、便利店不能实现一体化的盈利与没有持续调整、升级后台系统也有一定关系。“后台系统的不断试错、调整是导致店仓一体化盈利周期长的关键原因,多数连锁超市店仓一体化的盈利周期均超过5年,国内店仓一体化的概念虽然很早提出,但是实践并坚持下来的企业很少,所以实现盈利的企业更为稀少”。
另有观点认为,店仓一体化主要的运营难点在于线上,超市线上运营商品主要是生鲜,生鲜零售主要特点是薄利多销,而且对即时调度、成本控制要求更为严格,这对大部分生鲜电商、超市的后台系统要求更为苛刻。
文志宏认为,店仓一体化是系统化转型,并非简单的加法,不是简单地在门店基础上加上仓库,线下的基础上加上线上。店仓一体化需要超市进行重构,卖场运营模式的重构、商品的重构、到家和到店业务的组合重构、门店组织管理的重构、供应链体系的重构,在文志宏看来,店仓一体化是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转型、升级。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