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秋天穿什么鞋好呢

常驻编辑 常见疾病 2021-07-10

中医一直都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对孕妇来说,不恰当的秋冻有可能导致孕妇感冒等疾病,那么孕妈妈该如何理解秋冻?在这秋季孕妈妈穿什么衣服适合呢?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春捂秋冻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都说老话说得好,但是对于孕妈咪来说,是否也一样有用呢?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别让秋冻惹火 孕妈妈掌握的4个要领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领1:掌握气温及时增减衣物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天天气变化无常,气温急降时,如果你仍坚持“秋冻”,不及时保暖,势必会伤风感冒,得不偿失。所以,孕妈咪一定要掌握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必要时仍需适当保暖,不可一味地“冻!冻!冻!”要根据突变的气候,灵活掌握。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领2:注意温差、时间及个人情况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冻的时令:秋冻适宜节气是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从初秋就要开始对逐渐变冷环境的适应能力了,并且开始关注气温变化。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室内外温差: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2-5摄氏度时,外出不必增加衣服。如果室内外温差超过7摄氏度,应该及时添加衣服了,否则容易感冒。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昼夜温差: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温差小于8摄氏度时,可以接受耐凉锻炼。一旦昼夜温差>10℃时,就应该及时添加衣服了。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观察感受:如果面红、气喘、烦躁、多汗,表明温度过高,应降温减衣;反之,面色发白、手脚发凉、打喷嚏、流鼻涕、起鸡皮疙瘩或打寒战,表示过冷,应添衣加被。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领3:不同孕期区别对待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a、怀孕初期:因对孕期的不适应和各种妊娠反应的捣乱,孕妈咪的身体普遍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疾病侵袭,所以孕早期的孕妈咪应该更加关注天气变化,总体来说,暖比冻要好。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b、孕中期:孕妈咪各个方面都已适应,身体的抵抗能力比早期好很多,可以尝试“秋冻”。秋天可以多穿纯棉的贴身衣服,易于吸汗。随着温度下降,可单层加衣,不要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c、孕晚期:孕妈咪体型逐渐增加,呆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室内外温差,室内可以穿长裤长袖,室外时就比较多加件针织衫或外套了。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之,秋季孕妈咪不要穿得过于厚实、严密,不要过度保暖,使身体容易出汗,那样反倒容易着凉感冒。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领4:关键看孕妈咪个人体质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孕妈体质是最重要的指标,即“秋冻”应因人而异。本身体质就比较弱的孕妈咪就不应该“秋冻”了,特别是有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孕妈咪,因为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尤其在早晚天气变化大时容易感冒,所以不能盲目“秋冻”。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秋冻时分 孕妈妈穿衣攻略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了以上我们谈论的穿衣指南,针对于孕期这个特殊时期,孕妈咪在衣服选择上还要注意以下事项: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1、高腰连衣裙+针织开衫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夏末秋初时节,对于孕妈咪来说,高腰裙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可以买一些比自己平时的码数大一点的平常穿的裙子,不一定要买专门的孕妇裙,因为很多专门的孕妇裙都比较素雅,很多人穿起来就很像睡衣。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想要穿得更漂亮,还是建议买平常的衣服,而且生了以后还能继续穿。搭配针织开衫,可以及时根据气温变化,自行穿搭。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2、宽松长T恤+孕妇打底裤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身装扮正好适合当下微凉的秋天,穿搭法则其实就是上松下紧,孕妈咪通常身材臃肿,上半身最好穿宽松的款式,下半身则是穿孕妇打底裤,而且最好是深色如黑色和咖啡色,起到收缩下半身的作用,再搭配一双尖头或圆头平跟鞋,一身漂亮的孕妈咪装扮就出来了。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早晚天气较寒冷,可以再套上针织开衫,牛仔衬衫或格子衬衫也行。在颜色搭配方面,打底裤最好选择深色,除非你的腿真的很细,艳丽的颜色最好用作点缀,不建议大面积穿。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后小编给大家提醒,秋天早晚比较凉,随身备一件薄外套也是不错的,带拉链的连帽衫就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天气更冷,大家可以把打底裤换成加厚款,或者换成孕妇牛仔裤或铅笔裤,上身穿棉质贴身t恤,再加一个卫衣外套就能保暖啦。E8w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