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脾虚湿蕴证怎么办?

常驻编辑 常见疾病 2021-07-10 脾虚

女性很容易患有脾虚湿蕴这种疾病。大家是否对这个名词都感到很陌生呢,如果您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疾病的话,就跟着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脾虚湿蕴主要是指体内有湿热的毒素排不出去体外,中医学现在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学术,从中医的理论上来讲脾虚湿蕴证就是指病从口入,平时都是因为我们的饮食不对劲湿热进入体内后人体变弱。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中医中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湿,如果脾虚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就会导致水湿在体内聚集,日久就化成痰了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医说胖人体内多痰湿,脾虚湿蕴,配合化湿健脾的中药,有助于调节体质,协助减肥。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脾虚湿蕴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饮食不节或禀赋不耐,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蕴于肌肤所表现出来的皮损,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滑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蛇串疮、婴儿湿疹、黧黑斑、湿疮。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脾虚湿蕴证 湿疮 脾虚湿蕴证 婴儿湿疮▪脾虚湿蕴证 黧黑斑病因饮食不节或禀赋不耐。病机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蕴于肌肤,故见皮损;脾胃运化失职,则纳呆腹胀;湿困脾,则见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滑为脾虚湿蕴之象。辨证要点皮损,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滑。常见证型脾虚湿蕴证蛇串疮。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临床表现: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剂:除湿胃苓汤加减。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脾虚湿蕴证 湿疮临床表现:发病较缓,皮损潮红,有丘疹,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治法:健脾利湿止痒。方剂: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脾虚湿蕴证 婴儿湿疮临床表现:初起皮肤暗淡,继而出现成片水泡,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患儿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治法:健脾利湿。方剂: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鱼腥草。脾虚湿蕴证 黧黑斑临床表现:斑色灰褐,状如尘土附着;伴有神疲乏力,纳呆困倦,月经色淡,白带量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濡或细。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治法:健脾益气,祛湿消斑。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中医角度,五脏对应五行,是相生相克的,脾虚久了当然可能影响其他的脏器。脾虚常见有脾气虚,常见症状为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脾阳虚,常见症状为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喝随草记埤泰茶♡,帮助调理脾虚的问题,主要有调节脾胃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医多认为属于脾虚湿蕴证。可用中药调理。另外平时生活中要忌食甜食、油炸、辛辣饮食。忌洗发过于频繁。生活规律,尽量不熬夜,大家看了此文是不是对这种疾病更加有了解了呢。中药对这种病是最好的,因为是从内调理的。89O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脾虚的症状 睡觉爱流口水或因脾虚
  • 脾虚肝火旺怎么调理 春夏季疏肝理气方法
  •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眼袋大原来竟是脾虚
  • 夏季易体湿脾虚 九个好方法隔绝湿气入侵
  • 脸上生痘与嘴唇长泡久不愈多为脾虚
  • 脾虚怎么调理 这四个小动作帮助你养脾
  • 脾虚的症状 哪种表现说明你脾虚
  • 脾虚怎么调理 饮食运动双管齐下健脾补虚
  • 脾虚怎么调理 四妙招从此不再让脾胃受伤
  • 脾虚吃什么 舌头告诉你是否脾虚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