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发机构未经消费者同意,大面积剃掉毛发
今天,我们来聊聊很多人关心的一个话题——脱发。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数已超过2.5亿,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人,其中男性约1.63亿,女性约8800万。值得注意的是,30岁之前脱发的比例高达84%,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也就是说,大量“90后”加入了脱发阵营。
发际线好,谈吐高,年轻人爱美。我们能做什么?当脱发问题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发挥有效作用时,手术植发成为了很多人的救命稻草。但问题是,植发的效果真的好吗?
那不一定。近日,有多名消费者向媒体反映,被植发机构的广告搞得“苦不堪言”。武汉的周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网络主播,平时很看重自己的形象。因为从小头发就比较稀疏,打算去植发,不料“毁了形象”。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3月,周女士在某直播平台上看到武汉一家名为大麦微针的植发机构打出“将免费种植200个毛囊单位”的广告,于是联系客服,客服称“成功率100%,毛囊成活率95%以上,植发永久有效”。听到这里,周女士动了心,来到了这家植发机构。医生告诉她,200个毛囊单位相当于一枚硬币大小的面积,不需要剃太多头发,不会影响工作。
周女士和工作人员反复强调,这次只植了200个毛囊单位,想先观察一下成活率。但出乎意料的是,主治医生在没有征得她的同意的情况下,剃掉了她后脑勺的头发,接近整个手掌大小。也就是说,医生根据种植整个发际线的需要,把可以取2000单位的区域剃掉了。
下一周,这位女士很着急。她说自己头发稀疏,一下子剃了这么多,已经不能再当网络主播了,只好辞职一年半。周女士认为,大麦微针是为了逼她当天交钱,才种了整条发际线。更可气的是,快一个月过去了。“现在试毛都快没了,也没有当初承诺的95%存活率了。”
最后,在媒体的介入下,大麦微针表示可以免费种植发际线,并在离职十多天后补偿其3000元左右的工资。但截至4月15日,周女士并未获得赔偿。
号称成功率100%。植发后,越来越多的头发脱落
其实,声称所谓毛囊成活率被“坑”的不止周女士,还有广东深圳的乔先生。这件事发生在两年多前。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2019年11月,乔先生在当地一家名为新医美诊所做了植发手术,花费近2.5万元。该机构宣称植发成功率100%,毛囊存活率95%-98%。效果写进合同了,不满意可以退款。
但是植发的效果让乔生生失望了:植发后头发确实长出来了,但是没多久头发就开始脱落,而且越掉越多。对此,植发机构表示,脱发是正常现象,一年后就好了,边掉边长。就这样,乔先生真的等了一年,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种出来的毛活的不多,成活率远没有95%。
因为该机构在合同中写明,“客户在该机构完成手术满一年,经鉴定确认最终移植毛囊成活率低于95%的,该机构承诺为客户进行一次免费手术修复。”于是,乔先生找到他们,做了第二次植发。结果“第二次植发效果不如第一次。才过了几个月,头发都快掉光了。”
按照之前的承诺,乔先生要求商家退还部分费用,但遭到对方拒绝,乔先生向媒体投诉。最终,植发机构同意退还乔先生1万元,乔先生于今年4月21日收到退款。
专家:鉴别毛囊成活率很难
说到这,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刚才提到的两家植发机构,都声称保证毛囊成活率在95%以上。那么,毛囊存活率是什么概念呢?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植发的原理。其实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也就是俗称的“嫁接花”。据专家介绍,由于人体头部和背部这一区域的毛发不易脱落,因此被称为“永恒之发”,为植发提供了条件。如果将这部分毛囊移植到秃头区,毛囊存活后,可以在秃头区长出头发。
那么,如何判断毛囊的存活率呢?专家曾说过,如果移植100个毛囊,存活95个毛囊,存活率是95%。但问题是,植发手术更多是在头发稀疏的头皮上进行,而不是在没有头发的头皮上。所以很难直观的计算出毛囊的存活数,也很难对存活率进行医学鉴定。换句话说,所有宣称毛囊存活率能达到百分之几的说法都不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