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江宁介绍了志愿者如何科学佩戴口罩和防护服。
戴上面具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承担了大量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们经常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口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核心防护装备。
佩戴口罩时,要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口罩,口罩要完全覆盖鼻子、嘴巴和下巴。对于N95和KN95口罩,还应通过吸气和呼气测试来确认密封性。
工作时,口罩要紧贴面部,不能滑落或露出鼻子。
摘口罩时避免用手接触口罩正面,及时保持手部清洁。
防护用品的使用要点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在阳性建筑中协助取样和运送材料的志愿者需要穿防护服。一般来说,他们需要穿白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次保护。通常用于与疑似风险对象密切接触或长期室内接触疑似风险对象。包括:一次性帽子、N95/K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医用防护服、手套、鞋套或工作鞋等。
以下要点,我们必须注意:
1.穿戴防护用品时,因为都是干净的,所以几乎没有风险,风险主要集中在脱下的时候。为了保证合理的卸货顺序,我们规定了穿戴顺序。比如口罩是最重要的防护用品,所以我们最后摘下来;手套最脏,所以我们先脱下来;防护服和鞋套是一起穿的,所以我们一起脱。相应的,穿的顺序和脱的顺序完全相反。
2.穿的时候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帽子要完全包裹住头发;鞋子要包住防护服的裤子,手套要包住防护服的袖口;面罩应该能盖住下巴。
3.防护用品的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当有明显污染或损坏时,立即更换。
4.戴上后,至少两个人一起行动,不能单独行走,以便及时提醒对方。
5.起飞时,我们先脱下最脏的手套,然后同时脱下面罩(护目镜)、防护服和鞋套,最后脱下口罩帽,换上新口罩。当然,为了保证我们的手在脱下的过程中始终是干净的,每脱下一件防护用品都要进行手部卫生。
6.卸载的时候有一些重要的点需要注意:要缓慢轻柔;外表面应包裹在内表面中。如果脱下防护服,要慢慢卷下来,一起脱鞋套。如果多人同时卸货,大家的动作要同步,间隔2m以上。
来源:上海市疾控中心
选稿:吴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