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7日电(记者朱靖若、王浩男)5月6日15时至5月7日15时,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78例,新增两个高发区。5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市新增病例数已连续多日高位运行,社会上仍有零星病例,防控正处于关键时刻和大力阶段。目前,北京正集中力量做好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分秒必争。
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介绍,流行病学和基因测序结果提示,北京市此轮疫情存在两条独立的传播链。目前传播链基本明确,新增已查明传染源的感染者均与此前报告的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社会上仍存在隐性传染源,疫情传播尚未完全阻断。
尽量阻断病毒传播的链条。朝阳区和房山区是目前北京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朝阳区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紧扣重点传播链条,深挖细排,建立案件日常复检机制和“一案一专班”的全区案件领导工作机制,在流向排查、核酸采样、布控、转运、隔离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力量,做到快速。房山区梳理安排了540个风险点,特别是餐饮、菜市场等人员密度大、流动性高的区域;对窦店镇、阎村镇、韩村河镇的12800多个农村院落进行了重新调查。同时,根据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部署,5月7日、8日、9日,东城、朝阳、海淀、丰台、房山5个区,以及4月25日以来发生病例的其他区的街道、乡镇,连续开展了三轮区域性核酸筛查。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4月22日至5月7日15时,北京市共报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688例,收治于小汤山收容所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其中,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86岁。“在与本次疫情相关的本地病例中,有很多高龄或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目前有近1/3的住院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昂介绍,北京在医疗方面采取了建立疾病评估机制、制定“一组一策”诊疗方案、坚持多学科专家会诊、中西医并重等四项措施。北京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力量的配备,特别是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儿科等医疗护理力量的配备。,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救治。
加强城市运营服务保障。北京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优化了货车交通管控政策,在北京各检测点实行“挑、留、追”管理模式。除特殊原因外,对进京的物资运输车辆不进行劝导。公安交管部门,对于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需要加急办理换证、换证、验车等交管业务,专门设立“绿色窗口”。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设置专用通道,保障应急物资车辆快速通行。5月以来,北京日均绿色交通量6225辆,货运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作者:朱竞若、王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