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62岁的季广伟正在做直播。在与网友进行医学知识互动的同时,他也通过案例和“宝典”提醒老年朋友不要在保健品上浪费金钱。
近日,一段2分50秒的“科普网红基广微”网络视频在青山区居民朋友间走红。
在新媒体时代,这位做了38年健康科普的退休医生也顺应潮流,尝试新的传播方式。虽然已经从武钢二院退休,但季广伟仍然坚持着这项始于1984年的健康科普事业。“我一直记得一位老前辈说过的话:一天一个手术可以拯救365个家庭,但一篇好的科普文章可能会影响和拯救成千上万个家庭。”
■病房里的5位新妈妈
催生了他健康科普的想法
病房里六个刚生完孩子的妈妈,有五个居然得了乳腺炎。季广伟说,他做健康科普的想法,是38年前在这个病房诞生的。
1984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纪光伟被分配到六个病床的外科管理。这个新妈妈的通病引起了纪广伟的注意。
“其实乳腺炎是可以预防的,只是当年很多女性没有这个知识。我当时就想,能不能给大家普及一些产后护理的知识?”针对这一现象,1984年季广伟撰写的第一篇科普文章《与年轻妈妈谈乳腺炎》发表在《WISCO工人日报》上。
经过多年的写作和讲座,季广伟拥有了以老人为核心的“粉丝群”。WISCO第二医院也成立了季广伟健康促进小组,走进社区。季广伟的前同事、WISCO第二医院周刚门诊主任黄英说:“小分队进社区进行科普宣传时,居民只要听说季医生要来,都很积极。”
2020年,季广伟的著作《季广伟博士谈健康:给父母的健康书》出版。这本书获得了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武汉市十大科普作品奖等奖项。近年来,关注老年人的科普需求成为季广伟科普工作的重点之一,他尤其关注老年人乱买保健品的问题。
经常有老人拿着各种保健品找他。季广伟一开始并不理解他们。很多所谓的保健品一看就是骗人的假货,但是很多老人都愿意被骗。促销员在用什么方式给老年人洗脑?这暗示了什么样的套路?
纪广伟决定深入“虎穴”一探究竟。
■变相听课
摸清保健品销售套路
季广伟经历了一次“鸡蛋从天而降”的活动。
有一次,他看到有人在他家所在的小区门口摆摊。只要他留下电话号码和姓名,就可以免费得到一份《家庭健康》杂志和一些鸡蛋。
家庭保健是湖北省卫生厅管的,季广伟经常给他们出力。联系杂志社后,他得知杂志社并没有开展这样的线下活动。“显然被别人的名字欺骗了。我决心要看看他们有什么花招。”于是,季广伟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几天后,季广伟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一个年轻人邀请他去听一个讲座。
季广伟到达一栋居民楼的讲座地点时,房间里有二三十位老人。讲座结束时,主办方打开了房间的一扇门,里面摆满了各种商品,唯独没有保健品。参与者可以用很低的价格买到房间里的商品。如果不买,可以交20元保证金,以示对机构的诚意,下次活动时退还。
季广伟交了20元钱,身上什么都没带。
几天后,季广伟再次接到邀请电话,讲座在一家高档酒店举行。
会场气氛“前暖空”:台上的人拿着话筒大声喊,台下的老人们也跟着喊。这是季广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讲座结束,销售人员拿出要卖的保健品,围着老人们。“这个套路太深了。一来就发鸡蛋。销售人员大声喊,爸爸妈妈,可能比这些老人的亲生子女还亲热。”
季广伟说,这家公司其实是通过三个环节来筛选目标人群,每个环节愿意花钱的老人都是他们的“核心客户”。
■对儿童的照顾不足
是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重要诱因之一
季广伟说,老人们乱买保健品,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除了占小便宜和好奇想试试的心态,老人对自己健康的焦虑和子女的关爱缺失才是问题的关键。“年龄越大,人们就越担心自己的健康。人类衰老的一些问题可能会给老年人带来痛苦,这种痛苦只能通过医学治疗得到部分缓解”。季广伟说,亲情的缺失也把老人推向了保健品市场。“有些老年人很孤独。通过参与这些营销活动,他们可以结识朋友,受到热情的对待,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所以孩子要经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链接> >
睁大眼睛看看这些保健品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