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李伟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症,腰椎管狭窄症
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有两种。一见面就会兴风作浪,可能会让患者面临长期卧床、下肢血栓甚至褥疮等症状。然而,治疗它们是相当困难的。这种情况多发生在65岁左右,甚至更早。两种常见的疾病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今晚的节目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李维石教授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点。
2018年,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展了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中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0%,尤其是老年女性,高达60%以上。腰椎管狭窄是65岁以上老人需要腰椎手术的首要原因。当骨质疏松症患者遇到腰椎管狭窄时,这两种疾病的叠加会使治疗相当困难。
史利伟主任在节目中说,他曾见过一位77岁的患者,在其他医院做了腰椎管狭窄手术,但术后仍然腰痛。三个月后复查片子时,他发现原本固定在腰椎的钉子其实已经自己松动了。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患者除了腰椎管狭窄症之外,还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如何早期发现腰椎管狭窄症呢?
为了解决老年人面临的骨质疏松和腰椎管狭窄的双重打击,补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在补钙的过程中,老年人有时需要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时,一定要在服药前和服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的四个时间节点检查血钙浓度。检查无异常后,应每半年复查血钙浓度,避免维生素D补充过多,增加心血管急性事件的机会。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检查的方法有几种,但准确性差别很大。有些检查作为日常监测还可以,但不够准确,不足以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不同的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考试方式?
详情请关注今晚17:25养生堂播出。
专家访问时间
李伟诗:北大三院周二下午有专场门诊,周四上午有知名专家门诊。
备注:紧急情况导致门诊时间、就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科或特殊门诊)和挂号费发生变化。请参考医院当天发布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