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朱红明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贯彻“聚焦基层”的卫生工作方针,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农村卫生事业取得积极进展和成绩。
第一,完善服务网络。以县为单位,按照服务人群和半径,构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村全覆盖。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先后开展了“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等活动,引导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目前居民县就医率超过90%。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涵。通过家庭医生合同提供主动服务,持续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到2022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84元,农村居民将能够获得预防接种、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管理等12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内容更丰富,覆盖面更广。
四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社区建设,促进服务质量同质化。在全国800多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引导医疗社区提高医疗能力,将更多工作转向健康管理。90%以上的试点地区实现了医学社区检查结果互认。通过远程医疗的发展,基层的诊断已经启动,农村居民可以得到县级甚至省市基层专家的高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