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奥米克隆变异株具有隐蔽性高、传染性强的特点,规范化的核酸检测被视为疫情“早发现”的关键步骤,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如何进行规范化的核酸检测?为什么要建立一个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多地布局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
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会议强调,提高监测预警的灵敏度,大城市设立步行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在5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觅风再次强调,要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会城市和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要设立15分钟步行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就近采样核酸。
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和地区陆续探索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
5月18日,浙江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杭州、宁波等城市正在探索城区全域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建立15分钟步行范围内的核酸采样“服务圈”。其中,杭州在社区、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布设了1万个便民采样点。
在常规核酸检测所需能力方面,杭州、宁波、温州均超过万人规模,其中杭州已培训采样人员6.2万余人,不断加强核酸采样人员培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无锡已有2600多个便捷核酸采样小屋投入运行,免费向公众开放,方便公众就近采样,全面提升检测效率。
上海通过“固定采样点+便捷采样点+移动采样点”相结合,优化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布局,构建“15分钟核酸服务圈”。
例如,目前奉贤区共有1279个核酸采样点,其中正式开放的有921个,分为335个社会站点、581个企业站点和5个学校站点。构建了“区-镇-村居”三级“巴比伦尼亚”核酸采样网络,并进入正常运行阶段。
核酸正常化,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5月份以来,核酸检测常态化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很多地方要求普通市民做一次核酸检测最少48小时,最多7天。
21日,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明确河南省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指导意见,要求河南省居民及其他人群原则上每48小时至少完成一次核酸采样(隔日采样)。
北京市于5月5日启动核酸检测常态化工作,要求快递等五类风险行业从业人员、医疗机构等四类风险场所从业人员、定点医院、隔离场所等三类风险区域从业人员按照现有规定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常态化工作。
此外,北京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单位的人每周检测一次核酸。其他城市地区的人,每周做一次核酸检测。
5月17日起,辽宁省大连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全面开放。原则上,这个城市的所有居民都应该每周做一次核酸检测。对于超过7天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将给予“E大连”通行码一个“灰码”,以表示风险。其中,男性公民周二采样检测,女性公民周四采样检测,周六均可采样检测。
此外,一些地区提出,不进行核酸检测会影响个人旅行。
比如杭州规定,未能按时完成的市民,在扫位码时会弹出窗口提醒或赋码,不得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根据北京市的规定,从5月12日起,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单位、商业楼宇、商场超市、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必须在48小时内核对。
安徽省芜湖市5月23日起,要求全市所有人每五天至少进行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不按规定的核酸检测频率进行核酸检测的,其《核酸检测证书》由绿色变为灰色。但是,各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的“核酸检测证”。不允许穿灰色衣服进入或骑行。
核酸检测有必要大规模、高投入的建设吗?
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彦洪介绍,在大城市建立15分钟步行核酸检测“采样圈”,有利于公众就近接受核酸检测服务,同时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 从而提高检测和预警的灵敏度,及早发现疫情有利于及时控制疫情。
“核酸检测能力是特大城市疫情防控的重大挑战。”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此前指出,特大城市具有人口基数大、密度高、流动性大的特点。要落实某项防疫措施,从市政府到区里,再到具体的街道、居委会,都需要系统周密的资源配置和动员协调才能有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