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街道华三小区大兴村是一个建成近70年的老小区。老人多,租客多,没有物业,没有门卫。然而,这个“两多两无”的老小区,居然保持着“无疫情”的记录。他们有什么样的防疫实际措施?我们来看看→
1
居民自治真的很严格
大兴村只有两栋楼,分别是三层高和四层高。每栋楼都有一个小院子,院子的大门紧闭,每个院子都成了一个“迷你社区”。
没有小区物业,医院门口自然不会有门卫。疫情初期,如何让居民管理好自己的家和小区的大门,成为了小区疫情控制的重中之重。
大楼的领导莫小华充当了“守门员”的角色,敦促居民守护自己的家园,留在室内。居民出家门,莫小华总是实话实说,让居民树立自遵的意识。
“居民们也很合作。当我说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听。慢慢的,大家的自我保护、自我管理意识变强了。”莫小华说,“疫情防控没有外人,大家都要绷紧这根弦。”
除此之外,小区的自我监控管理也非常严格。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居民们会在抗原自检后把试剂盒拿到楼下,莫小华一一检查后才放心。
莫小华退休前是华阳路居委会干部。她有丰富的社区管理经验,居民愿意听她说什么。
现在小区是防范区,小区的志愿者还是在小区里倡导,除非必要,不用出门。“防范区不是飞行区,小区里有很多老人,我们得提高警惕。”莫小华说。
2
“吉祥三宝”一起合作
大兴村老年人比例很高,几乎占到三分之二,能站出来成为志愿者的人有限。
疫情爆发以来,大兴村共召集了8名志愿者,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人。72岁的许、傅波海、于彪是党员志愿者,也是志愿者中的主力军。他们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在党建的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做好社区的防疫工作。
他们中的一些人负责分发药品,清点购买的食品等。,其他人负责小区居民的核酸检测和抗原统计,其他人负责小区楼道的消毒和垃圾处理,共同守护小区的防疫线。
正所谓“家有老,如有宝”,小区里总是忙忙碌碌的三位老人就像小区里的“吉祥三宝”。他们经常提醒居民错峰下楼做核酸,排队保持距离,出门记得戴口罩,进去要消毒。只有共同做好这些小事,社区才能保持“无疫情”。
3
居委会全力支持居民互帮互助
据华三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周杰介绍,与其他老居民区不同,大兴村老年人多,租户多,基础设施陈旧,防疫问题多。为了做好防疫工作,居委会想了很多办法。
每次做核酸检测,居委会都会邀请其他社区的志愿者来帮忙维持秩序,扫码。
社区老年人多,配药需求也大。居委会统筹协调,专门安排志愿者为老人配药,保证老人持续用药。
居委会也会帮社区老人买菜。每次都安排志愿者挨家挨户询问需求,保证不漏一个人。“老年人不会用微信,所以我们收现金。志愿者还和社区里的老人结对。很多事情都是居民自己解决的。如果他们解决不了,就去居委会想办法。”周杰说。
选稿:常善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