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国家的研究团队发布新一轮猴痘病毒基因测序报告,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猴痘已在欧洲大规模社区传播。
目前已知猴痘病例主要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中。随着6月的临近,全球卫生官员提醒相关团体,他们应该对猴痘保持高度警惕。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被认为是自天花被根除以来最重要的人正痘病毒感染。猴痘病毒可以通过患病的身体、体液、呼吸道飞沫和污染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猴痘死亡率约为1%-10%,儿童死亡率最高。本次疫情爆发前,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非洲以外的病例被认为与非洲旅行有关。
这一轮猴痘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传播途径不同寻常,确实罕见。世界卫生组织证实,自5月初英国发现首例猴痘患者以来,全球约20个国家已发现3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大多数情况下是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有分析认为,欧洲前两次狂欢派对中的大规模性行为或是本轮猴痘传播的主要原因。
在欧洲,科学家们仍在忙于对最新的猴痘病毒基因组进行测序。这为在当前疫情下追踪病毒传播提供了更清晰的解决方案。
截至记者发稿时,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的猴痘病毒最新9个基因测序报告已陆续发表。研究人员表示,对现有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分析表明,所有病毒都属于一个温和的西非分支,病毒样本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这进一步证实了猴痘已在欧洲大规模社区传播。
此前,葡萄牙国家卫生研究所的若昂·保罗·戈梅斯(joo Paulo Gomes)及其同事曾发表了10份葡萄牙猴痘患者携带的猴痘病毒基因组测序报告,分析认为此轮猴痘疫情极有可能来自一个来源。
当地时间5月27日,意大利研究团队发表了第一份意大利猴痘患者病毒样本的基因组测序报告。这名33岁的男子于5月18日从葡萄牙抵达意大利,因肛周溃疡、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肘、背部、臀部和左脚有少量丘疹和水疱性皮损而前往当地医院接受治疗。皮损出现前几天,患者发烧(38.5℃)一天,伴有咽痛和打喷嚏。研究团队利用Illumina平台对该病例携带的病毒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测序深度为19次。分析显示,该患者携带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属于西非进化分支,与葡萄牙团队上传的基因组样本密切相关。
同一天,西班牙团队发表了西班牙首个猴痘病毒样本的基因组测序报告。基因组草图覆盖率98.6%,平均测序深度77次。该病毒的基因组属于猴痘病毒的西非分支,与最接近的葡萄牙序列相比少于4个SNPs,与德国序列相比少于2个SNPs。
荷兰研究团队前一天发表了首个荷兰猴痘病毒样本的基因组序列报告。团队使用纳米孔基因测序平台,测序深度10倍。在报告中,研究人员表示,该病毒与葡萄牙团队在进化树中公布的基因组样本非常相似,与最接近的葡萄牙样本相比,仅出现了两个单核苷酸多样性位点(SNP s)。
此外,来自法国的第一个病毒基因组序列和来自比利时的第二个病毒基因组序列都与葡萄牙最早发表的基因序列显示出高度相似性,并且都属于病毒基因进化树的西非分支。
意大利研究小组进一步表示,“目前的基因组测序结果进一步支持猴痘病毒已经在欧洲大规模社区传播的结论。”

此前,英国爱丁堡大学进化生物学家AndrewRambaut表示,“我们估计,天花病毒(猴痘的一种相关病毒,属于正痘病毒)的基因组每年在每个位点约有1×10-5个替换,导致平均每年1-2个核苷酸变化。这是估计的高端。”研究人员表示,猴痘病毒的核苷酸变异速度明显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全球卫生官员呼吁性少数群体应高度警惕意大利研究小组表示,根据目前可获得的信息,大多数已知的猴痘病例主要但不完全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身上。确诊症状为肛周和生殖器病变,少数皮损有同步演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