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也认为,与露营相比,精致露营的娱乐性和社交属性更强。在社交平台上,精美的露营照片和视频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种草”,加入露营大军。此外,露营时,朋友们可以玩游戏、乘车、赏花、音乐会、夜游等游戏,放松心情,增进感情。
“看起来很美”的露营也有很多“成长的烦恼”
与在公园或户外绿地露营相比,王龙更喜欢专业的营地。“虽然费用较高,但营地环境较好,提供租帐篷、供电等服务更省心。”王龙说道。但是很多人认为营地收费太高,不划算。记者咨询了北京一些口碑较好的营地,在额外收取帐篷租赁等服务费用的前提下,入场费在每人130元左右。
这个收费太高了吗?费用主要用在哪里?朱贤告诉记者,从选址、基础设施、运营等方面来看,专业露营地的选址一般都在一线城市周边或者景点附近。风景宜人,相对接近自然,但不会太野,周边交通便利;营地将为顾客购买旅游意外险,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急救培训;规划营地内部,设置服务中心、厕所、盥洗室等。,并长期维护修剪草坪。
记者了解到,除了场地、水电、人工维护等基本运营成本,一些营地还提供音乐表演和互动游戏,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相对而言,在公园或绿地露营花费要少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园都能“露营”。北京的许多公园禁止露营。程解释说,公园主要关心的是草坪的日常维护,园内道路人流量大,在路边搭帐篷存在安全隐患。可以搭帐篷的公园主要是郊野公园。
在室外绿地搭建帐篷也存在一些隐患。从4月4日到10日,仅南京消防部门就接到118起草坪火灾报警,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营员不小心用火引起的。此外,随意丢弃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也使得帐篷被拆除,留下一片狼藉,破坏了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一些“看起来很美”的职业阵营,却有着“买方秀”和“卖方秀”的巨大差异。别人“滤镜”下的照片看起来很美,实际体验后觉得不值车费。另外,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很容易因为新鲜感而高估自己对户外过夜环境的承受能力。
谈到行业存在的问题,崔莉分析说,面对这两年蓬勃发展的露营经济,许多营地运营商没有做好准备。很多营地公共设施不全,公共洗手间甚至环境污秽。在产品供应方面,一些运营商寻求赚快钱,而不是专注于露营体验。提供的产品过于单一,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容易让营员产生疲劳感。此外,一些营地的餐饮质量很差,也极大地影响了营员的体验。还有一些经营者不了解露营选址的相关法律法规,很容易触碰红线。此外,露营行业在国内处于发展初期,露营地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和国家管理办法,导致行业鱼龙混杂,管理难度大。
“目前露营行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本土露营爆款导致短期内大量新人进入市场,但商家资质、背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基础配套不完善,导致消费者体验差;露营产品单一,无法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露营造成的环境污染逐渐凸显。”程指出。
成功的关键是“练好内功”
一路狂奔的露营经济,如何解决“成长的烦恼”?
崔莉表示,营地经营者应注重改善设施,提高露营设备的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并承担起良好的生态责任。当赛道拥挤,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瓜分露营这块“蛋糕”的时候,做出过硬的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需要提供差异化的露营体验,以良好的口碑获得更强的竞争力。通过“营地+景区”、“营地+研学”、“营地+运动”、“营地+演艺”等模式,提供更丰富的露营产品。
“营员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崔莉建议,政府部门和其他管理机构应逐步完善露营地运营标准、监管体系和惩罚机制,促进露营地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记者观察发现,露营的“自身缺陷”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一方面,露营自然受到季节和天气的制约;另一方面,复购率低也影响了商家的利润空和发展前景。
朱贤认为,未来的复购会来自于喜欢户外和露营的人群。有些进阶玩家可能一年露营30-40次,都是自带装备,营地提供基础设施。“我们可以为这些玩家提供山地营地、海边营地等不同类型的营地,以及装备存放和清洁维护服务。”在朱贤看来,初级、中级、高级玩家有不同的诉求,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