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香甜可口,适合夏天胃口不好的人食用。
不过,水果是好吃的,但是这种水果,最好一点都不要沾——
腐烂的水果不能碰
夏天气温高的时候,水果腐烂的速度会更快。很多人觉得把这种“有点坏”的水果扔掉很可惜,就把烂的部分切掉继续吃。
有些人为了利益甚至会买这些“受伤”的水果。殊不知,我们省下的是钱,消耗的却是健康!
根据世卫组织的研究,霉菌毒素可以在有霉斑的水果中找到,展青霉素和黄曲霉毒素很常见。
前者会刺激胃部,而后者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
虽然腐烂的部分已经被剜除,但水果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可能已经将这些有毒物质“运输”到了水果的各个部位。
这两个“烂果子”是可以吃的。
1机械损坏
因磕碰、挤压造成的水果损伤,如新鲜伤口,可在短时间内食用,不会有健康风险。
2低温冻伤
水果存放在冰箱里,如果存放温度过低,水果可能会变软腐烂。
但这种冻疮通常不会有微生物繁殖,还是快点吃比较安全。
四“果”也要远离。
1“石头”最好不要吃。
一般水果里都有结石,我们吃的时候会避开。但是榨汁的时候,有些偷懒的人会直接用石头和籽打。
但是有些果核和种子含有隐藏的毒素,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
如苹果、杏仁、李子、李子、桃子等水果,其果仁和种子中含有氰苷,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
虽然细胞核毒性不高,偶尔咬一两口也不会中毒,但老人、小孩、体弱多病的人最好不要吃。
2少喝鲜榨“果汁”
一盘水果三天吃不完。一旦挤成汁,三口就下去了。
看似健康、方便、营养,其实这杯果汁和糖水没什么区别。
鲜果榨汁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精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糖分,破坏掉一些健康的维生素。
如果榨汁后滤掉果渣,膳食纤维的含量会大大降低,对健康人的好处不会很大。
所以,除了咀嚼或吞咽有困难的人和有特殊饮食要求的人,其他人最好咀嚼和吃水果。
3少吃“干果”
干果携带方便,味道鲜美。是很多人必备的健康零食。
但是,干果不能代替水果。
因为干果含糖量极高,热量也高,对控制血糖和体重非常不利。
新鲜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但干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几乎为零。
如果经常用干果代替水果,会造成维生素C摄入不足,对身体有害。
更有甚者,我们很容易在市场上买到一些包装精美的“伪干果”。它们可能是用糖做成的蜜饯,也可能是用含硫的化学物质熏制变色,对我们的健康危害更大。
4“打蜡果”要鉴别。
为了保鲜,有些水果在上市前要清洗和打蜡。
打蜡可以使水果的外观更加光亮,同时形成保护层,防止外界微生物的入侵,从而延长水果的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