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2亚型是世界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亚型。但最近的一些数据显示,它的后代BA.2.12.1、BA.4、BA.5已经飙升,分别在美国和南非占据统治地位。
这些新变种是否会取代BA.2,一旦成为全球主流毒株,将如何撼动目前的防治策略?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Aaron Diamond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等领导的团队。,对这些迅速增加的Omitkyungya变异体进行了系统的抗原分析。
他们的结论是,
BA.2.12.1对接种疫苗及加强针的血清的抗性比BA.2高1.8倍,而BA.4/5的抗性大大提高至4.2倍,且因此更有可能导致突破性感染,即接种现有疫苗的情况下仍然被感染。此外,在目前批准用于临床的治疗性抗体中,只有bebtolovimab(LY-cov 1404)对BA.2.12.1和BA.4/5保持完全有效。
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奥米克隆(Omicron)谱系在继续进化,这些亚变异体不仅传染性更强,而且更容易产生抗体逃逸。
他是何大一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工程院、美国医学院、美国科学院、美国文理学院的外籍院士。它在20世纪90年代发明了“鸡尾酒疗法”来治疗艾滋病。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其团队长期跟踪了新冠肺炎突变,并及时评估了对疫苗和抗体的影响。之前已经发表了几项重要的研究。最新的研究论文最近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Omitkyung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体的患病率。ba . 2 . 12 . 1 2月初在美国出现,在美国东北部包括纽约大范围扩张。目前,BA.2.12.1占该地区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增病例的70%以上。BA.4和BA.5在1月份出现在南非,并迅速成为优势菌株,占总数的88%以上。
何大一等提到,Omikjonya的这些新变种在世界各地都有检出,虽然目前整体流行水平较低。然而,它们在美国和南非的生长轨迹表明,这些毒株具有显著的传播优势,这可能导致进一步扩大。
从系统发育的角度来看,这些新的亚变异体独立于BA.2进化,除了BA.2的已知突变外,BA.2.12.1的刺突蛋白还含有L452Q和S704L突变。但是BA.4和BA.5的刺突蛋白是一样的,多了4个突变,分别是Del69-70、L452R、F486V和R493Q。R493Q是回复突变,再次发生,恢复原来的基因。
这些突变在刺突蛋白RBD(受体结构域)中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BA.2.12.1和BA.4/5可能已经进化到进一步逃避中和抗体。RBD是病毒刺突蛋白与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结合的区域,因此受到特别关注。
为了了解BA.2.12.1和BA.4/5与之前Omikjonya变异体(BA.1、Ba.1和BA.2)和野生型新型冠状病毒(D614G)之间的抗原差异,研究小组制备了假病毒,然后评估了每个假病毒对21种单克隆抗体(mab)中和的敏感性。有19种蛋白质针对RBD的四个表位,包括REGN10987(imdevimab)、REGN10933 (casirivimab)、COV2-2196 (tixagevimab)、COV2-2130 (cilgavimab)、LY-CoV555 (bamlanivimab)、CB6 (etesevimab)、Brii-196 (amubarvimab)、Brii-198 (romlusevimab)、S309 (sotrovimab)、LY-cov 144另外两种单克隆抗体4-18和5-7靶向N-末端结构域(NTD)。
Mikejunya变异体对单克隆抗体中和的抗性。一般来说,18种单克隆抗体对BA.2.12.1完全或部分丧失中和活性,19种单克隆抗体对BA.4/5完全或部分丧失中和活性。根据BA.2和BA.2.12.1的比较,除了三种3类RBD单克隆抗体(Brii-198、REGN10987和COV2-2130)无活性或对BA.2.12.1有进一步影响外,它们的中和谱相似。与BA.2和BA.2.12.1相比,BA.4/5对两种2类RBD单克隆抗体(ZCB11和COV2-2196)表现出显著的中和抗性,对两种
发现只有4种单克隆抗体CAB-A17、COV2-2130、2-7和LY-COV1404在体外仍保持对BA.2.12.1和BA.4/5的良好滴度。
但重要的是,在四种单克隆抗体中,只有LY-cov 1404(bebtolovimab)被授权用于临床治疗。2022年2月11日,BTelovimab获得了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至少40公斤)的成人和儿童的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以及发展为重度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
此外,先前授权或批准临床使用的抗体组合对BA.2.12.1和BA.4/5的体外中和活性显著下降。
研究小组还得出结论,以前在Delta和Lambda突变中发现的L452残基的M、R和Q的取代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对2类和3类RBD单克隆抗体的抗性,其中L452R是更有害的突变。此外,F486V还能削弱几种1类和2类RBD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突变将ZCB11的功效降低了20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