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湖北省第三批医疗队回家。他们是一支重症医疗队,也是最后一批援沪医疗力量。6月7日,在返程之前,来自Dongfang.com的记者来到车站,聆听他们关于近两个月逆行期的故事。
“哪里有疫情,我们就去哪里支援!”
4月16日晚9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副院长朱伟接到湖北省第三批医疗队组建的消息。短短12个小时后,湖北省8家医院130人的队伍集结完毕,于4月17日9: 30在武汉天河机场整装待发。
这8家医院分别是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都是湖北省三级甲等医院。此后,这组医疗队又扩充了4名队员,其中两名来自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和武汉普仁医院。
16日晚上9点多,正在家里洗澡的同济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曹片,错过了护士长熊杰的电话。她发现后,马上回去找护士长,才得知要成立医疗队。“护士长问我能不能去,我立马答应了!我告诉父母我要去上海,马上收拾行李。”曹宇说,“其实我们重症监护室一直说,哪里有疫情,只要有能力,我们就去那里支援。”
上海的这些医疗队主要负责危重病人的救治。抵达上海仅2天,根据上海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这134名队员分成两组,分别驻扎在华山医院宝山医院呼吸ICU和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北方医院重症监护室。
”医生是武汉人。他要是来了,就有救了!”
在上海参与救治工作的51天里,上海医疗队共收治了97名患者,其中年龄最大的103岁。朱伟告诉东方网。com:“我们投入治疗工作后,发现上海的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很多患者不仅感染了新冠肺炎,还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需要尿毒症透析的慢性肾脏疾病以及一些肿瘤疾病,因此治疗会更加复杂。”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介绍,湖北第三批援沪医疗队是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中最精锐的力量。他们有丰富的战斗经验,特别能吃苦。在这次重症治疗中,他们还把武汉经验——“三大法宝”带到了上海。
朱伟说,武汉的经验在上海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第一个“法宝”就是关口前移,早筛查,早预警。尽快发现病情可能迅速发展的患者,给予干预措施或加强监测,避免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化。第二个“法宝”是多学科合作。湖北医疗队和上海两家医院团队全力配合。除了每天轮班,还有一个明确的咨询机制。每个病人的病情都经过多学科专家讨论,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第三个“法宝”是精细化管理。救治危重病人不是小事。医疗团队坚持“一病一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微调治疗方案。
在对病人的治疗中,医疗队成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些老年患者不会说普通话,听不懂上海话的湖北医护人员隔着防护服一遍遍与他们交流。当一些病人年龄较大时,队员们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床边盯着,时刻关注着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任何轻微变化或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他们的用心被上海患者看在眼里。5月19日,新冠肺炎一名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被转移。着急的患者家属也要拿出红包让保洁志愿者上交。志愿者说:“不!是武汉上海最好的医生,放心吧!来华山医院,你就有救了!”一家人当场哭了。几天后,老人转危为安。
“武汉人真厉害!”
“这是一群和我女儿一样大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在2020年武汉疫情中临危受命,现在又一次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
“疫情无情人有情,武汉的少男少女没有懈怠。这次的重症患者几乎都是老年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对病毒毒性抵抗力很强。”
“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大小便失禁。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细心地给病人擦洗。血和粪便,散发出一股恶臭,但这群武汉人守护着病人,帮他们排便吸痰...这一幕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孩子们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但他们照顾好自己的安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以高超的医术救治患者,给予他们极大的尊严和尊重,患者再次获得了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