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血站探“点”①丨一年上万人次热血“打卡” 四川这个献血屋“藏”在地铁里

常驻编辑 常见疾病 2022-06-14 热血   血站   地铁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雷伊安传馆记者冯伟摄影报道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前言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活动的口号是:“献血是团结的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传递爱与血的地方,就是献血点。在星罗棋布于四川各地的一系列献血点中,有供居民扩大献血选择、缩短献血时空距离的“组团式”献血点;地铁枢纽献血屋以暖心服务采集“血液”;集特色献血室、办公室、美甲、科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献血点...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四川记者走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献血点。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川首家地铁枢纽献血屋。魏摄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你是要献全血还是血小板?”6月11日,成都天府广场地铁站A出口附近,天府广场爱心献血屋志愿者沈丽正在组织市民献血。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走进天府广场的爱心献血屋,记者看到,这里虽然面积不大,但“人才济济”,有填表区、用餐区、体检区、采血区和库房区。环境干净整洁,室内温馨。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府广场爱心献血屋周一至周日开放。魏摄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记者从成都市血液中心获悉,天府广场爱心献血屋于2014年6月13日投入使用。是四川省首家地铁枢纽献血屋,也是四川省单采血小板日均献血量最大的献血屋。“我们这里一年不少于一万人奉献爱心。”天府爱心献血屋护士高静说。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什么这里会吸引这么多爱心人士?第一个原因是交通便利。记者注意到,天府广场爱心献血屋的献血者大多提前预约,乘坐1号线或2号线。“我是从中坝站坐地铁过来的,很方便。”每个月,市民肖勇都会来这里献血。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献血室准备了一个卡通握力球。魏摄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吸引献血者“继续”在这里献血,就是因为这里的暖心服务。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用餐区,细分为“献血前”和“献血后”选餐区,摆满了八宝粥、全麦面包、面条、水果拼盘等食物,可以满足不同献血者的口味需求。还有护士或者志愿者随时告诉献血者需要注意什么。“你还没吃早饭吗?这个冰箱是献血前吃的。你可以选择面包和方便面。想吃泡面,一定不能放油包。献血后可以选择水果拼盘和牛奶......................................................................................................................................................................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用餐区有各种各样的食物。魏摄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采血区,16台采血仪器同时运行。郑潇半躺在采血椅上捐献血小板。每次献血需要1-2个小时,但肖勇一点也不觉得无聊。他正在用献血室里专门准备的手机支架,拿着一个卡通握力球,通过献血室的无线网络看小说。“我预约献血后,护士会特意告诉我,献血前1-2天要少吃脂肪类食物,献血前一天晚上要早点休息,不能熬夜。”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肖勇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他关注的微信官方账号——成都市血液中心,上面有他的个人献血记录——“献全血,3次1200ml血小板捐献40次,79个治疗剂量,给至少89个人带来了希望。”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天府广场献血屋,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肖勇这样的“老面孔”,新面孔也在逐渐增多。“作为主城区重要的血小板捐献点之一,献血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0%。为了减少献血者的等待时间,采血设备的数量从13个增加到16个,工作人员的数量从7个增加到9个。”高静说。7Mn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见证热血与感动 《觉醒年代》手办来了
  • 五四将至,《觉醒年代》官方手办以创新形式续写青春热血
  • 挥棒吧,热血少年!这项公开赛推动棒球运动教育持续发展
  • From12X首张同名专辑《From12X》全碟上线 传递打破黑
  • #捷途大圣
  • 捷途大圣热血联动《大圣归来》
  • 热血可以被唤醒,但你要是自己一直荒废下去没人可以阻止
  • 苏有朋《了不起!舞社》动员大会有备而来 “全新出发”
  • 演员王劲松:成名前都是苦日子,成名后生活低调,感情生活成
  • 高三学生集体喊楼太热血了 这一幕幕令人动容!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