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还表示,在睾丸可以触及的情况下,传统的开放手术不会对腹腔和胃肠道造成干扰,不仅花费更少,而且更有利于孩子以后就业。“所以(开腹手术)比腹腔镜有更多优势。”对方还强调,只有腹腔镜隐睾才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参与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泌尿外科组编撰的《隐睾诊治专家共识》的杭州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外科中心首席专家徐珊在论文中指出,在专业的小儿泌尿外科中,隐睾手术的成功率一般达到90%以上。临床上根据隐睾发生的部位分为可触及隐睾和未触及隐睾两种亚型。前者约占所有隐睾病例的80%,后者约占20%。对于可触及的前者,可采用开放微创手术解决。对于未检出的隐睾,腹腔镜探查比腹股沟探查更有利于睾丸的定位。
对此,于先生质疑隐睾手术成功率高,但为什么两次手术会使睾丸血供减少到坏死萎缩?为什么第二次手术提高了睾丸的位置?有没有可能是操作不当导致手术失败?
小玉在洛阳当地医院做了超声波报告。
对比小玉在论文中第二次住院前后的超声和CT报告,可以看到,在小玉第一次入院前的3月21日,彩超报告显示“两侧可见血流”。3月28日入住涉事医院后,彩超报告单显示“双侧精索静脉:未见明显静脉曲张”。
昨晚小玉第一次手术后的4月17日和4月19日,两次超声报告显示“左侧睾丸无明显血流信号”和“双侧睾丸无明显血流信号”。
第二次手术后,彩超报告单显示“右侧精索无明显肿胀,左侧精索周围软组织肿胀,可见条状低回声区”“右侧精索无明显肿胀”。左侧睾丸无明显血流信号”。
医患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解释,手术记录显示患者睾丸在内环口附近。而睾丸的位置前后变化两次,主要是阴囊皮肤松弛,需要选择更紧绷未感染的部位来固定睾丸。至于为什么血流量减少,工作人员表示,医院仍然认为是睾丸炎或精索导致睾丸和精索周围压力增大。同时,探查睾丸后还发现部分精索血管内形成血栓,所以血供减少。医患工作人员还表示,泌尿外科属于普外科,很多涉事医生都有资格做睾丸下降手术。
此外,关于于先生提出的医生误诊误治、药物剂量、术后指导不正确等问题,医患办工作人员表示,患者被诊断为“隐睾”,没有任何错误。如果你不认可这个描述,可以找专业机构鉴定或者找其他途径反映。
省卫健委:建议申请行政调解或走正规程序鉴定
6月22日,于先生告诉该报,21日16时许,河南省人民医院医患办再次打来电话,称希望私下协商,赔偿经济损失。但医患办始终坚持之前的说法,不承认医院有过错,双方沟通无果。
6月22日下午,本报致电河南省人民医院医患办,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告知相关情况,需要向医院宣传部门反馈。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医院宣传部仍未回电。
6月22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于先生的投诉已反馈给涉事医院,医院表示会进行协商沟通。同时,6月9日,涉事医院已提交医疗纠纷情况说明。这位工作人员说,如果于先生对沟通结果不满意,他仍然可以向该部门报告。
随后,河南省卫健委信访办工作人员告诉本报,了解于先生的反馈情况,并向其建议申请行政调解,或者通过正规程序认定医院和涉事医生是否构成医疗过错。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有两种鉴定方式。一种是去医学会做医疗事故鉴定。如果构成医疗事故,涉事医院和医生都会受到处罚。另一种是通过起诉,由法院安排进行过错认定。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此事已上报并与涉事医院沟通,已责成涉事医院妥善处理。
(本文来自论文。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The Paper”APP)
作者:吕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