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4日电(记者陈静)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他们能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吗?新冠肺炎变了。现在玩还有用吗?新冠肺炎许多社区正在开展疫苗接种工作。老年朋友要不要打疫苗?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著名病毒学家文回应了老年朋友的疑惑。“老人不能这样吧,很容易变得厉害,还得吃苦。他可能全身都被管子塞住了,为什么要忍受这些呢?如果现在可以预防,为什么不呢?”文院士用“白话”解释了老年朋友最关心的“接种疫苗的好处”。
现有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苗可以大大降低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上海此轮疫情死亡人员中,90%以上是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老年人已经完成了新冠肺炎疫苗的基础免疫。即使他们被感染,患严重疾病的风险也降低了至少60%。如果他们接种加强疫苗,风险会降低90%以上。
“我现在89岁了,已经完成了两次新冠肺炎疫苗注射。我特别想告诉我们的老年朋友,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为什么老年人要接种疫苗。”文院士说,对于老年朋友来说,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最重要的好处是可以预防重症甚至死亡。
“可是听说打疫苗有反应?”“不打是不是最安全,不然大不了我就不出去了……”文院士承认,他听到过许多这样的“说法”,这些说法并不科学。她解释说,从医学角度来说,“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疫苗对身体来说是“异物”,身体会对其产生反应,也就是“免疫反应”。如果它没有反应,接种疫苗就没用了。至于老人关心的“副作用”,她说,也许有些人会出现局部手臂发红、轻微发烧等。,都是正常反应。
有的老人说,干脆“闭门不出”。文于梅笑着说,这不是一个很理智的说法。“我鼓励老年人出去散步。我每天走3000步,人家要活动。否则长期在家不生病就等于生病了。另外,就算不出门,孩子也不去探望吗?亲戚不搬?没有外卖?与外界接触是不可避免的。”
老年人有很多基础疾病。他们能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吗?文院士强调,老年朋友应根据自身情况及时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她告诉记者:“我也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但我为什么打电话?因为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控制住了。我还想告诉你,我妹妹已经92岁了,平时也有过敏的情况。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之前,她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了抗过敏药物,目前病情稳定。现在她已经完成了第三次加强注射。”
有一个问题问一个老年朋友:新冠肺炎变异了,现在玩还有用吗?文院士强调的变化是局部的,总体上是不变的。所以,严格来说,疫苗不是无效,而是被削弱了,但仍然有效。这位专家说,人们会发现,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他们仍可能被感染,但非常重要的是,他们不太可能变得严重,更不用说死亡。“这对老年朋友尤其重要。”
对于能否使用“加强针”,文院士解释说:增强免疫力就像人际交往中的“加深印象”。加强注射的作用是加深身体对病毒出现的“记忆”,加强免疫力。
“上海老龄化严重。我一直鼓励老年人健康老龄化。我们老年人不想给社会和孩子增加负担。接种疫苗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文院士也给了老年朋友一个小“提示”:打疫苗要打得舒服,家人才能放心。如果你真的很紧张,你会慢下来。因为紧张,血压也会升高。记得凡事从容,平日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