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炎热和潮湿接踵而至。各种祛湿法宝轮番上阵,红豆薏仁水,红豆猪骨汤,各种民间凉茶祛湿等等。但还是有很多人会想,“我喝了很多“祛湿汤”,为什么还是祛湿不了?”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在“祛湿”的同时补气健脾。
今天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科教授黄穗平教授给大家推荐一种中草药:五指毛桃,能祛湿益气。
毛乌桃的名字里有一个“桃”字,但是和我们水果里的桃没有关系。五指桃最早叫“五爪龙”,叶子分为五片,故以五指命名。因为叶子上布满细毛,成熟的果实有些像毛桃,所以叫“五指毛桃”。
01
五指桃有很好的补气功效
五指毛桃虽未载入古代医籍,但早已在岭南民间广泛使用,其功效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清代的《生药材炮制》一书中。中医大师邓铁涛生前对五指桃的使用大加赞赏。他曾亲笔写道:“五指桃具有健脾益气、益气利水、化痰平喘、舒筋活络的功效,具有益气不伤阴、滋补不燥、药食同源等特点。是补虚的佳品”。同时,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补气功能,又是岭南药材,故命名为南芪,与北芪(即黄芪)相对,以示其补气的功效。
五指桃性温和,味甘,归肺、脾、胃、大肠、肝经。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化痰、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肺虚、痰喘、脾胃虚弱、四肢乏力、纳差、腹胀、水肿、带下、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等症。
■益气健脾
五指桃又名“南气”,与北气(黄芪)遥相呼应,突出其补气功效。既能补气,又能行气,能起到升阳宣肺的作用。
说到补气,就不得不提黄芪,又名北芪,生长在北方。是一味补气的重要药物,但其性温。很多人用北芪的时候觉得干燥,容易补气补上火。与黄芪相比,五指毛桃性质温和。正如邓老所说,五指毛桃“益气不伤阴,补而不燥”。与黄芪一样,能健脾补肺气,所以非常适合常年生活在湿热环境的南方人,可以作为补气的日常药食两用。
■祛湿化痰
五指桃祛湿化痰疗效显著。由于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夏季多雨,所以空的湿度较高,人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很多湿度大的人“湿身湿身”。很多人总觉得身体很重,懒得动,脑袋被包裹着,甚至全身酸痛,胸闷,容易感冒。自古以来,岭南人民就善于在生活中使用各种中草药进行养生。所以我早就知道五指桃祛湿化痰的功效。用五指桃煮汤,会散发出椰汁特有的香气。香气溢出蒸汽,让人流口水。而且,汤汁香甜可口,是老少皆宜的咸宜。
■舒筋活络
岭南人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如坐在潮湿的土地上,在雨中涉水,或长时间在水下工作,或进出冷库,或在多雨潮湿的季节感受到湿邪侵袭关节、肌肉、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痹症”,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沉重、运动障碍,甚至关节肿胀变形。五指毛桃对“关节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一方面,“痹”是由湿引起的,五指毛桃能祛湿化痰;另一方面,易受湿邪侵袭的人,大多气虚弱,营养松散,五指桃可以健脾益气;最后,“痹证”位于关节和肌腱,五指毛桃入肝经,而支配全身筋膜的肝主肌与肢体运动有关。五指毛桃能养肝,所以能起到很好的舒经活络的作用。
02
祛湿不忘益气健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具有祛湿功效的中草药,如薏苡仁、赤小豆、土茯苓、茯苓、茵陈、鸡骨草等。,祛湿。这些中草药确实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但在我看来,祛湿的同时也要注意益气健脾。
“气”是中医中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气可以促进津液的产生、运输和排泄。容易湿重的人,多是因为气虚,尤其是脾虚,脾失健运,脾不运化水湿,水湿易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痰湿,出现身重体弱的症状。此时在饮食中加入五指桃,可以补充和加强体内“气”的力量,促进体内水湿的运动,提高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最终起到祛湿化痰的作用。
在此,我推荐两种五指桃的药膳,供大家参考:
膳食疗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