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6月26日电(杨福山张淑珍徐经纬)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足研讨会26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会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了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致力于推动糖尿病足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和康复的研究,加强多学科专业协作和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糖尿病足防治的专业化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亿。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官方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等计划,进一步加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
据主办方介绍,联盟将完善建设中心区智慧医疗建设,利用5G信息整合模式,将治疗系统化、精细化,提高患者就医便利性。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市医学会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联合举办。采用学术讲座、案例讨论、圆桌论坛等线上线下交流方式。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足及外周动脉病研究组组长、中国糖尿病足联盟副理事长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厦门市卫健委医政处四级研究员(主持工作)陈岚在大会上发言。
本次会议邀请了与糖尿病足相关的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如血管外科、内分泌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在,并广泛邀请厦周边医院及社区医务工作者出席,围绕糖尿病足的诊疗决策,就血管介入技巧、创面修复、创面护理等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开展社区医疗规范化培训,纵向完善多层次医疗机构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为了有效防控糖尿病足高危因素,降低发病率,及时规范治疗糖尿病足非常重要。多学科融合有助于促进糖尿病足的规范化治疗,从而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办的第七届糖尿病足研讨会。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创建于2007年,是福建省第一个独立学科。长期致力于主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020年,该科成为全国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基地示范单位之一。
血管外科主任黄小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患者尚未出现溃疡的糖尿病足被称为高危足。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这些患者的远期截肢率。
他认为,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农村基层患者进行广泛的普及和筛查非常重要。预防胜于治疗。“糖尿病足不是急性病,从溃疡坏死到截肢有一个发展过程。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临床约1/3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患病后面临糖尿病足截肢的风险,而这些患者很多都在农村基层。”黄小金表示,上述中心的成立,对于辐射周边基层单位,构建基层医疗机构预警模型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此前,为响应“健康中国”的行动号召,提高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我院血管外科团队经常深入社区、县医院开展义诊教育活动,致力于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本次研讨会创新性的圆桌论坛,以社区医院、县医院的医务人员为主体,分享讨论,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而努力,将糖尿病足的诊疗重心从前期治疗转移到预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