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起,河南郑州“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持有的核酸检测报告有效期由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
据河南媒体《头条新闻》报道,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6月25日发布通知称,接到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自6月27日零时起,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扫描“场所代码”执行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其他规定不变。
头条新闻图
通知要求,郑州市各便民采样点可通过在工棚外张贴纸质通知的方式告知采样对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通知所有检查过“场所代码”的单位和场所执行72小时核酸检测报告。
此前,郑州要求“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网友公开提议将核酸检测有效期延长至72小时。
6月2日,一位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给郑州市委书记留言,称希望核酸证书有效期延长至72小时,否则居民每天做核酸负担太大。根据新的防控政策,出入公共场所必须在48小时内出具阴性证明,但通常需要12至24小时才能产生核酸。生产一次核酸只需要24到36小时。如果想不影响第二天的行程,必须每天生产一次核酸。
对此,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监察室6月16日回复称,郑州市目前根据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相关规定,要求“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在48小时内进行核酸阴性检测,重点人群会根据不同的风险岗位进行不同的核酸检测。电文的建议将反映给省指挥部。
此外,郑州12320卫生热线,通过“我想@领导”平台,此前在回复一个关于郑州核酸检测合格证有效期是否也会延长的问题时表示,针对部分市民关于延长核酸检测阴性合格证有效期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注意到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做出政策调整,我们会如实记录大家的问题和诉求,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
郑州12320卫生热线当时表示,郑州市的疫情防控政策是由郑州市委市政府、郑州市疫情防控办等部门制定的,会根据社区疫情防控需求动态调整防控政策。
近一个月来,国内多地宣布调整核酸检测“有效期”。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5月26日,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率的通知》:自5月27日零时起,常态化核酸检测频率由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核酸采样或检测证明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5月31日,宁波发布类似信息,将常态化核酸检测调整为72小时。
5月29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198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将发布公告。6月1日零时起,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必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根据《深圳市旅行防疫政策》的最新要求,进出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珠海此前也发布通知,所有人员(中小学生和儿童除外)进入住宅小区、室内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调整为72小时内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核酸采样证明。
作者:蒋子文 选稿:李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