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特稿|气候变化如何“创造”新的传染病危险时代

常驻编辑 常见疾病 2022-07-22 特稿   传染病   气候变化   危险   时代
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除了虫媒介传播的疾病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外,《自然》的一项研究指出了对人类威胁更大的一个问题。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危险的接触

大约在2015年的时候,英国疾病生态学家格雷格·阿尔伯里(Greg Albery )开始思考气候变化会对传染病的传播带来怎样的影响。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从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和禽类)传给人类的疾病被称为“人畜共患病”(zoonotic disease),此类疾病占所有人类传染病的三分之二。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联合国下属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 IPBES )的数据,据估计,哺乳动物和鸟类中目前还存在170万种“未发现的”病毒——其中多达85万种可能有能力感染人类。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长期以来,大部分病毒一直“默默”地在动物当中传播,偶尔会零星“跳跃”传播到人类,但大多很快消失。如今,这些自然的防御系统和规律正在逐渐瓦解。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阿尔伯里和他的美国同事,乔治城大学全球健康与安全中心的生物学家科林·卡尔森 (Colin Carlson)从2019年开始着手通过大规模的数据模型来分析全球3100种哺乳动物过去、现在和未来(到2070年)因为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活动范围变迁,并预测假使这些范围重叠,发生病毒“溢出”的可能性。哺乳动物是所有动物中已知携带病毒多样性比例最高的类别,并且其与人类健康的相关性最大。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项重要研究的成果今年4月发表在《自然》正刊上。“我们发现气候变化正越来越多地推动哺乳动物物种之间的新相遇,从而增加了新疾病传播的风险,对人类健康产生 ‘无可置疑的’的影响。”阿尔伯里在视频采访中对澎湃新闻说。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实际上,早在2017年就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已发现,在全球40000个物种中,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大约一半已经在迁移。一般来说,物种通过向地球两极移动来寻求更冷的温度。陆地动物以每十年平均16公里的速度向极地移动,而海洋物种以每十年72公里的速度移动。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阿尔伯里和科尔森的研究则进一步显示,未来任何程度的全球变暖都可能导致哺乳动物物种之间首次相遇次数出现前所未有的增加,次数之多以至于会使宿主病毒网络无法识别。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称,无论未来全球碳排放情景如何,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物种的潜在活动范围内将至少和一种其不熟悉的物种的活动范围重叠。这意味着将发生超过30万次物种之间的首次相遇,预计将导致至少15000起新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事件,可能有超过4000种病毒被共享。简而言之,研究结果表明,到 2070 年,气候变化可能“很容易成为跨物种病毒传播的主要人类驱动因素”。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两种或者更多的物种发生新相遇时,就是它们相互 “交换”病毒的机会。 除了交换病原体之外,物种之间的首次相遇也为病毒的进化和“溢出”提供了平台。最好的例子是野生动物市场——这不仅是动物交换病毒,也是病毒进化或直接传播给人类的最佳场所。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绘制这些跨物种传播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理位置,阿尔伯里和卡尔森发现它们很可能集中在非洲和亚洲生物多样性高和人口稠密的地区,最有可能影响东南亚、东亚和中非部分地区的人类健康。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者们还探讨了哪些类型的哺乳动物最有可能参与病原体传播。结果表明,在哺乳动物物种中,蝙蝠最值得关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蝙蝠是仅有的可以飞行的哺乳动物,这使它们可轻松地迁移到新的地区以应对气候变化。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国加尔维斯顿国家实验室科学主任斯科特·韦弗告诉澎湃新闻,他相信,上述《自然》的研究更正式地证实了许多病毒学家直觉上怀疑的问题:气候变化将重新分配许多人畜共患病毒宿主的栖息地,促进病毒跨物种传播的风险。此外,较少多样性的动物种群集中在较小的区域可能会促进动物流行病的爆发,这将增加流行病蔓延到人类的风险。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韦弗也表示,目前还很难将气候变化确定为已知的跨物种转移的“确凿证据”,因为这还涉及到其他几个重要因素,如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城市化、全球商业等方面的其他变化。“我们需要更好地监测病毒及其宿主,以确定预测中的病毒分布变化,然后才能直接确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直接影响。”他说。tdP拜客生活常识网

耶鲁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研究员科恩( Jeremy Cohen)向澎湃新闻进一步解释,一种原本在动物中传播的病毒“溢出”(Spillover)传给人类的情况过去也发生,但现在越来越普遍,原因是:1)人类为了大规模的农业而聚集了大量密切接触的动物,使得疾病在牲畜之间迅速传播,并增加了它变异和传播给从事牲畜工作的人类的机会;2 )人类因为商业利益更频繁地侵犯野生动物生存的地区,加上国际旅行的普及使得增加了疾病传播到新的地区,并传染给人类的机会;3)气候变化正在灾难性地摧毁生物多样性,并使得携带病毒的动物(包括昆虫)活动范围增加,进一步为疾病的传播打开了大门。

相关阅读:

  • 越南印度竞逐世界工厂|《财经》特稿
  • 特稿|人教社的生意版图
  •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特稿丨内地流行元素在香港广受青
  • 特稿丨“被动追赶”新冠病毒,疫苗、抗体生产商如何应对
  • 「八一特稿」朱恩有|战友情深(外两首)
  • 预防传染病假期乘虚而入 保护易感人群
  • 接吻会传染病菌 破解十个健康"伪真相"
  • 预防春季传染病 教你12招远离疾病困扰
  • 接吻竟会带来这些传染病?
  • 接吻会传染病菌吗 10大健康谣言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