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民 于娜:我的家庭共济(账户)里面包含我、我老公和我家的小孩,我希望能更多亲属加入进来,比如说我(在辽宁)的父母,如果说我们能共享就会更好。
厦门市医保局派驻市行政服务中心首席代表 戴琳:目前我们厦门市有近50万的家庭已经建立了家庭共济账户。现在很多年轻人到我们省会去工作,他的父母可能在(本省)老家,那他只要绑定了福建省的共济账户,他的父母就可以使用到这个年轻人他的共济账户的资金。
异地就医需求有多大?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6434万人次,异地就医费用1663亿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4318万人次,异地就医费用2985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流动现实,家人之间跨省工作生活已是常态。让家人间的共济能够更广地发挥作用,即满足人们的期望,也对政策制定提出考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公共经济系系主任 封进:我们要能够突破跨地区组建家庭共济网,目前存在的障碍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提高统筹层次。如果我的父母现在跟我不在一个统筹区,如果我把他加入我的共济网里面来他就跨统筹区使用这个资金了。这样的话,就会对医保的统筹规划使用造成很多困难。未来要突破这个障碍,就是通过提升统筹层次来突破,跨省市来使用这个共济账户是大势所趋,相信在技术层面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还是在制度设计层面。
在每一个国家,只要涉及教育,涉及医疗,那都是全民关注的大动作,因为它与全民有关,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更是如此。医保的家庭共济政策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它也为各级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更讲究效率,更让大家拥有获得感的同时,不带来浪费的风险?并且方便实用,都是在运行当中的挑战,不过,中国的任何事儿不就该在改革中去面对,去解决,去推动进步吗?
( 作者:李昂 徐新 郭佳灵 编辑:张紫祎 )
作者:李昂 徐新 郭佳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