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尽量晚点阳……不然,患者怎么办?”听上海医护说说这些天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这周以来,不断听说身边有人“阳了”,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也不例外。急诊、发热门诊量陡增,挑战不言而喻,一线医护目前的真实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听6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说说这些天。
01“阳康”后立即返岗,“放心不下病人”马雄(仁济医院感染科主任)早上7点查房,对病人及时进行医嘱处理;再去发热门诊了解每日情况;上午回门诊室,接诊新的病人;下午3点开展危重病人多学科讨论(MDT),一直忙到晚上7点回家,这是仁济医院感染科科主任马雄“阳康”返岗后的一天。马雄回忆,12月12日,他密接了新冠阳性感染者。12月14日,他觉得人不太舒服,自测抗原呈弱阳性,随后做了单人单管核酸检测,确诊为阳性。12月15日,马雄出现了头痛、腰部酸痛,随即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症状有缓解。12月16日,他测了抗原,显示“阴性”。12月17日,他又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免疫力会和病毒‘作斗争’,这种‘斗争’的强烈程度决定了症状的轻重,所以每个人免疫力的不同,导致出现的症状也各不同。”
马雄说,
“可能我是比较幸运的‘喜羊羊’,感染新冠后的症状较轻,所以在服药后很快核酸转阴了。”“阳康”后的马雄并未觉得很“轻松”,眼看病人数一直在增加。
“实在放心不下病人,想早点回来。”12月19日一早,马雄又回到了科室里。在查完病房后,他又去发热门诊协调各项事宜。
连日来,仁济医院发热门诊量一直居高位。截至12月22日,仅东院发热门诊一天最高接诊已达745人次。马雄说,
这些病人中新冠阳性患者占大多数,病情有轻有重,一些合并多种基础病的老人会被收进感染科病房。“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会加重本身的基础疾病。针对不同患者要结合既往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救治,所以我们每天下午都会组织MDT讨论病例。”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感染高峰,仁济医院感染科病房的床位已扩充到100张,专用于收治新冠危重症患者。
02阳了?但工作节奏依旧李敏(仁济医院检验科主任)李敏是仁济医院检验科的“大管家”。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检验科作为疫情战线上的“侦察兵”,一直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任务,李敏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工作状态。然而,
12月13日,李敏觉得浑身不对劲,一量体温,已经38.5℃,还伴有乏力、嗓子痛等症状,她第一反应是“中招”了,果不其然,核酸显示“阳性”。随即她按照防护规范进行单间隔离,严格分餐,房间白天通风。她服用退烧药后,第二天便不再发热。“无‘热’一身轻。”李敏表示,虽然喉咙还不舒服,但精神状态好了很多。闲不下来的李敏开始和科室同事电话、视频联系,了解核酸检测进度、人员安排、员工感染情况及应急队伍的组建等工作。
12月15日,她还参加了2022年上海市临床检验新技术新项目进展线上研讨会;16日,她又组织了检验科医师规培基地招生线上面试,参加了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还在线和研究生讨论课题进展……
12月19日,她回到科室,继续和同事们并肩战斗。“作为‘大管家’,科室里的工作都要一一跟进,而且也都在我身体承受范围内。每个人感染后的机体反应不一样,所以我的情况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如果‘阳’了,还是建议大家多休息、多喝水、多补充优质蛋白,抱着积极的心态,这些都有助早日康复。”李敏说。
03“就想快点回到岗位上”范颖(仁济医院急诊科护士长)12月17日,范颖在加班时突然觉得人不太舒服,她感觉自己“中招了”,立马测了抗原,意料之中“两道杠”。“一天之内体验了‘冰火两重天’。刚开始整个人冷到发抖,烧上来了又觉得自己像在火炉里,头痛欲裂。”范颖量了体温,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