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我希望自己尽量晚点阳……不然,患者怎么办?”听上海医护说说这些天

常驻编辑 常见疾病 2022-12-24
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感觉当时有点糊里糊涂,都看不太清体温计上的量度了。”

范颖在急诊科工作了31年,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很有经验,她立马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和散利痛,大量喝水、充足睡眠,人出了一身汗,症状逐渐缓解。“那两天没胃口,但我还是逼着自己吃东西、喝牛奶,补充蛋白质,想快点提高自己的抵抗力”。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范颖心急着恢复体力,因为急诊正面临着“战斗性减员”与“工作量攀升”的矛盾,她想早点回到工作岗位。

12月20日,上海各医疗机构对门急诊患者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医疗机构的就诊高峰也随之而来。12月21日,仁济医院急诊就诊人数达1100余人次,是往日的1.8倍;留观病人数达145人,是往常的两倍;平均每天接120余辆救护车,也达到往常的两倍。与此同时,急诊的医护接连“倒下”。范颖说,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急诊共150名护士,目前已感染新冠的护士约占40%,“所以我要快点回去!”

已回到工作岗位的范颖说,急诊病人中,发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占了60-70%。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屏幕快照 2022-12-23 下午4.00.10.png

有人倒下了,就要有人顶上。除了每天抢救危重症病人,范颖还负责协调整个急诊科护士的排班。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几乎每天都有护士‘阳’,排班人员每天都要更新。当然也有医护一直撑到最后。有护士顶着38.5℃的高烧,没来得及跟我说,一个夜班就接了37辆救护车,

全靠意志力。也有医生,全家都‘阳’了,他还坚守在急诊收治病人……”为降低急诊医护感染速度,保证人员不骤然减少,急诊内,除了空气消毒机,医护人员每4小时更换隔离衣、防护面屏、N95口罩,每小时用消毒湿纸巾擦拭物体表面,降低气溶胶的传播。好在第一批感染的医护中,已有人开始返岗,这让范颖很感慨,“也许这场仗正要开始,但大家都相互理解,很多‘阳康’后马上要求返岗。”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04十几天来只回过两次家,她说现在的自己像一个陀螺黄颖(仁济医院发热门诊护士)

这十几天,黄颖只回过两次家。黄颖是仁济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除了收治病人,她还负责着协调工作。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几乎每天都有医护‘两条杠’,几乎都是家庭同住人有‘阳’而感染,我希望自己尽量晚点‘阳’,错开来,让大家缓一缓。”

“每天分流‘扑出来’的病人;安抚病人的焦虑情绪;指导‘外援’穿脱防护服;有时人手不够自己要顶上去收病人;如果半夜病人出现状况,要去及时协调解决。”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黄颖说现在的自己像极了一个“陀螺”。

693、729、805……连日来,仁济医院发热门诊量日日攀升。就诊病人中,新冠阳性患者占大多数。在12月20日上海发布“门急诊不再查验核酸”的规定前,所有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都需要当场检测抗原或核酸,当时检测出的阳性率最高达70%。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调整为“一级防护+”,即隔离衣、防护面屏、N95口罩、手套,但作为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沿阵地,为降低“战斗性减员”的速度,他们仍自愿穿“大白”。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屏幕快照 2022-12-23 下午4.00.40.png

“主要还是为了尽量避免医护人员骤减,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万一我们都倒下了,这些患者怎么办?

”黄颖说。面对不断攀升的新冠阳性患者数量,仁济医院发热门诊准备了应急预案,组建了2个应急支援梯队,共25人。当发热门诊内等待的患者人数超过50,应急支援第一梯队会增派2名护士。“现在医护的压力很大,但好在都相互理解。我在,大家心安,遇到事情一起解决。我会坚持下去。”黄颖说。Tly拜客生活常识网

05经历了“水泥封鼻”、肌肉酸痛,但看到不断弹出的问诊消息不忍不回应小盈(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作为临床一线医生,应小盈每天和患者、家属打交道,她知道自己早晚会“阳”,所以心态很平和。12月17日,她觉得喉咙越来越痛,还伴有发冷,立即去做了核酸,意料之中是“阳性”。居家隔离开启,应小盈选择在带有卫生间的房间隔离,和家人减少直接接触,出入房间都戴好N95口罩……“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一样。如果家里的阳性病人越来越多,反而是那个还未感染的健康人需要单独做好隔离措施,建议‘反向隔离’,主动和‘羊羊们’分开,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很快,应小盈开始发烧,最高烧到38.9℃,服用退烧药后,体温在24小时后有所消退,随即出现了肌肉酸痛、鼻塞。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