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9.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 03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三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2.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3.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4.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5.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6. 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7.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8.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9.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0.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2.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4.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5.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6.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7.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8.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19.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Wxu拜客生活常识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 相关阅读:

  • 3m口罩真假区别图解9001,3m9001V口罩真假区别图解
  • 哪些消毒方法能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哪种消毒可以杀灭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是什么,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都有哪
  •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PPT,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
  • 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人传人,新型冠状病毒如何传染人
  • 右眼裸眼视力4.5是多少度,视力4.5
  • 截瘫患者的护理常规ppt,截瘫患者的护理诊断
  • 婴儿宝宝黄疸高怎么办,小孩子的黄疸高怎么办
  • 拉肚子该咋办,腹泻怎么办
  • 不用药口腔溃疡怎么弄好,如何不吃药治疗口腔溃疡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