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被推定全责——只因法庭上医患双方提交的病历不一致丨医法汇
审判实践中,医疗损害鉴定意见往往是人民法院认定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关键证据。而委托鉴定,则应当向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病历等鉴定材料,且要对保证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果鉴定机构发现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鉴定机构都会做退鉴处理。本案中,患方提供了医患双方共同封存的部分病历以及自助打印机上打印的影像科诊断报告等病历材料,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举证责任。而医方提交给法院的包括患方提交病历材料证据在内“完整病历”,与患方打印的病历材料不一致,也与封存的部分病历内容存在多处差异,医方没有证据证明其不存在过错,在鉴定机构无法依据病历作出医疗损害鉴定意见的情况下,法院才据此认定医方存在伪造、篡改病历资料的过错,判令医方承担全部责任。

医疗纠纷发生后的病历复印封存制度,具有证据保全的性质。发生医疗纠纷后需要封存或者启封病历资料的,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制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病历尚未完成需要封存的,可以对已经完成病历进行先行封存,待病历按照规定完成后,再对后续完成部分进行封存。在医疗机构申请封存病历的时候,一定要告知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共同实施病历封存,不能单方进行。在出现患者或者其代理人拒绝或者放弃实施病历封存的时候,医疗机构可以在公证机构公正的情况下,对病历进行确认,由公证机构签封病历复制件。因此,医疗机构应当对封存的病历开列封存清单,如发现有漏封病历,应及时联系患方进行封存,即使患方拒绝封存,医疗机构也可在公证机构的见证性完成封存。本案中,双方在共同封存了部分病历之后,医方并未联系患方封存剩余病历,可见本案医方的病历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疏漏,病历封存的程序并不规范。
发生医疗纠纷后,及时的封存病历、器械、药物等证据,既可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可以避免医疗机构因为病历材料问题所带来的诉讼风险,同时作为医疗机构也应当建立有效的病历资料管理的规定,制定封存病历资料的预案,有效的避免因病历资料缺失灭损等风险所导致的类似本案举证不能,被推定过错而承担全责的法律风险。
(本文系医法汇原创,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均采用化名)
推荐阅读
☞女子整容失败致9级伤残,索赔69万丨医法汇
☞医生研究生毕业后“违约”辞职,医院起诉索要违约金34万元